2025年9月28日,襄荆高铁正式通车,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不仅将襄阳至荆门的通行时间压缩至30分钟,更与荆荆高铁、汉宜铁路形成“襄阳—荆门—荆州”1小时高铁闭环。至此,武汉、襄阳、宜昌三大都市圈通过高铁紧密串联,湖北“金三角”经济带实现1小时通勤,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随着襄荆高铁通车和计划年内开通的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预计2025年底湖北高铁总里程将超过2500公里,排名将跃升至全国前5。

虽然如此,但湖北高铁网仍存在“短板”,例如鄂中南地区的荆州等城市老百姓南下广东,长期以来需绕行武汉,荆州、荆门、仙桃等地至广深方向平均耗时5小时以上,耗时冗长。因此,早在多年前,湖北省便提出规划建设荆岳高铁项目。目前,关于荆岳高铁项目的规划建设迎来了新的进展。
荆岳高铁全称为荆州至岳阳高速铁路,是连接湖北省荆州市与湖南省岳阳市的高速铁路,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华中地区南北向交通的关键通道。根据早期研究方案可知,荆岳高铁项目线路全长约19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国铁Ⅰ级电气化双线客运专线,预计总投资约247亿元。根据规划,项目线路拟从荆荆高铁八岭山线路所引出,经新建荆州西站后,依托李埠长江公铁大桥跨长江(大桥下层预留双线高铁通道,预计2027年建成),途经公安县、石首市进入湖南,再经华容县、君山区,最终接入京广高铁岳阳东站,沿线拟设6座车站:荆州西站、公安西站、石首站、华容站、君山站和岳阳东站。

据悉,荆岳高铁规划历程可追溯至2009年,原荆岳铁路作为时速120公里的货运普铁获批,但2012年因蒙华铁路(现浩吉铁路)建设而整合为煤运专线。2016年,荆岳高铁以规划研究项目形式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虚线),定位为长江经济带重要通道。之后到了2022年,项目正式启动前期研究,湖北、湖南两省联合推动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规划(2026-2030年。目前,湖南省已经明确安排200万元支持荆岳高铁开展预可研、可研及相关专题编制,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此外,湖北、湖南两省已就项目功能定位、线站位方案、出资比例达成初步共识,正在联合申请将荆岳高铁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力争2026年启动可研批复,2028年实现控制性工程开工。
荆岳高铁建成后,荆州至岳阳通行时间将从绕行武汉的3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荆州至广州可实现5小时直达,彻底改变江汉平原南下依赖武汉的历史。同时,线路将串联西武高铁、荆荆高铁与京广高铁,形成西安至广州的350公里时速直达通道,缩短武汉至南宁、贵阳等城市车程约40分钟。

荆岳高铁不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引擎。它将激活荆州古城、岳阳楼、张家界等文旅资源,预计年吸引游客超3000万人次;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与两湖平原产业协同,促进荆州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强化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公安、石首等沿线县市将结束无高铁历史,超过300万居民可直接受益,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