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四大天王银元 件件价值连城你知道吗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1890年(光绪16年)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中国银元的“四大天王”此币于光绪二十九年奉天省(今辽宁)造币厂铸造,直径4.05毫米。正面上方为“奉天省造”,中间为“光绪元宝”,背面为蟠龙图案,四周环绕英文“奉天省·库平一两”。其试铸后未发行,十分稀罕。前两年,笔者在天津古文化一条街上见过一枚,卖家报价为25万元,遗憾的是笔者下手慢了一步,被一位画家抢购。说实话,35万元并不算贵,1991年6月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超级展览馆世界钱币拍卖会上,其起拍价为3.5万美元,场上你争我夺,最终以187万美元被台湾钱币收藏家张秀清收入囊中。今日,此币陈列在台湾鸿禧美术馆。

在中国,从明代崇祯四年至解放前夕,一共发行了640余种银币,在这些银币中,有四种银元因珍贵稀少,市价极高,因此被誉为银元界的“四大天王”。

其一:奉天省造癸卯光绪元宝库平壹两银元

此币于光绪二十九年奉天省(今辽宁)造币厂铸造,直径4.05厘米。正面上方为“奉天省造”,中间为“光绪元宝”;背面为蟠龙图案,四周环绕英文“奉天省·库平一两”。其试铸后未发行,十分罕见。此币陈列在台湾鸿禧美术馆,供世人观赏。

其二:香港造上海壹两银元

清同治五年,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开铸银元,谁知“上海壹两”(分龙图外有芒纹和无芒纹两种)银元的图案出现了英国皇徽和国徽,而且读序与我国一般钱币的读序相反,主图的蟠龙也变成了狮头,甚至外以英国最高勋章围绕;背面圈外有中文“上海壹两”,下书“1867年”,左上小字“982”,表示含银成分,右上小字“566”,表示重566格令,周围英文译为“上海壹两”、“香港”。同年十月,“上海壹两”这种外貌呈地道英国风格的银元,公然在市面上通行,但最终未被接受,不久便销声匿迹。现在此币民间交易价在150万元以上,香港回归后,“上海壹两”银元拍至566.7万元港元。

其三:湖北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本省银元

该银币直径3.9厘米,重27克左右。其正面中间为“光绪元宝”上书“湖北省造”,下有“库平七钱二分”字样,面文笔画浑厚,背为蟠龙图案,四面环绕“湖北省造·库平七钱二分”英文字样,左右为“本省”字样。因“本省”两字有画蛇添足之嫌,废止停铸,故十分罕见,深受泉界重视。

其四:孙中山像地球版壹元银元

天津造币厂于1929年铸造。此币直径3.9厘米,重27克左右,正面为孙中山着西服肖像,背面有地球图案,故称“孙中山/地球”版银元。

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成立后,仍维持着银两、银元并行的货币制度,但银元的使用比起用银两更有许多方便之处,南京国民政府几经讨论,拟废除银两制度,确立银元为本位币。1928年3月,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率先提出“统一国币应先实行废两用元”的动议,财政部认为甚为可行。1933年3月10日起,先在上海实施“废两改元”,得到工商界的支持,颇为顺利,遂决定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4月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关于废两改用银本币的布告》,宣布自4月6日起,“实行废两改用银本位币”,“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至此,完全废除通用了1000多年的银两制度,银元才成为单一的主币。正当中国实行废两改元取得一定成果之时,世界金融市场开始了突变。1931年以后,英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发行纸币,实行轻度货币贬值,以刺激国内的生产和消费。1933年,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为摆脱国内经济危机,增发货币,加足发行通货准备金而增加白银储备,连续发布《购银法案》和《白银国有令》等一系列法令。当美国大幅度提高白银价格并大量收购白银后,由于中国的银元远比美国的白银收购价低,促使了中国银元大量流向国际市场,被美国当作白银收购。仅两年时间,中国约有3亿多枚银元流向国外。这造成了中国流通领域内货币奇缺的现象,并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银元危机席卷中国大地。为避免经济的全面崩溃,1935年11月3日下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在上海召集银行界开会,宣布政府自次日起实施《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即实施法币政策,实行纸币政策,不准行使银元,并用“法币”收兑银元(见币制改革)。以后银元虽间或有在市场上出现,或被个人窖藏,但银元作为主币的时代已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