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先吃降糖药还是降压药?一起吃会不会伤肾?”65 岁的王阿姨每天对着两种药犯愁。
其实像王阿姨这样的糖友不少,《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显示,60% 糖友会合并高血压,需要吃两种药。今天就请优唐健康黄医生,拆解 3 个关键注意点,帮糖友们避开 “药物相互影响” 的坑。


为什么糖友吃两种药,
担心出问题?
UTON
黄医生解释,糖友合并高血压时,担心 “药物相互影响” 很正常,主要源于两个顾虑:
一是 “怕药效打折扣”—— 比如担心降压药影响降糖药的吸收,导致血糖控不住;
二是 “怕伤肾”—— 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肾病的高危因素,很多人听说 “长期吃两种药会加重肾负担”,就偷偷减药。“
“但其实只要选对药、吃对时间,不仅能让血糖、血压双达标,还能保护肾脏。” 李医生强调,“真正的风险不是‘吃两种药’,而是‘瞎吃药、乱调药’。”


3 个注意点:
从 “时间” 到 “监测”
UTON
1、吃药时间别 “打架”,按 “药物特性” 分先后
“很多糖友像王阿姨一样,把所有药堆在早上一起吃,其实不同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不一样,错开吃才能既保药效又减刺激。” 李医生给出了具体的 “时间搭配指南”,结合常见药物举例:

阿姨的调整方案:她吃的格列美脲(餐前 30 分钟)+ 缬沙坦(餐后 1 小时),可以 “早上 7 点吃格列美脲,7 点半吃早餐,8 点半吃缬沙坦”,既不影响药效,也不会给肠胃添负担。
“关键是‘固定时间’,比如每天都 7 点吃降糖药,别今天早、明天晚,这样血糖血压才能稳。” 黄医生补充。

2、选药有 “优先级”,优先选 “对糖友友好” 的组合
“不是所有降压药都适合糖友,选对药能减少‘相互影响’的风险,甚至能帮着护肾。” 黄医生结合指南给出了 “选药原则”:
ACEI/ARB 类(如依那普利、缬沙坦):不升血糖、还能护肾,和降糖药兼容性好;
避开这两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可能升血糖,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会掩盖低血糖症状。
复诊时一定要跟医生说清 “你在吃的降糖药”,别只按高血压开药。

3、定期查 2 个关键指标,比 “担心伤肾” 更有用
“很多糖友怕伤肾,却不知道该查什么指标,其实只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黄医生强调,合并用药的糖友,建议每 3 个月查一次这两项:
① 肾功能:重点看 “肌酐” 和 “尿微量白蛋白”
血肌酐:正常范围男性 53-106μmol/L,女性 44-97μmol/L,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30mg/24h,如果超过 30mg/24h,说明肾脏已经有 “早期损伤”,需要及时调整药物(比如换成对肾更友好的 ARB 类降压药)。
② 电解质:重点看 “血钾”
有些降压药(如 ARB 类、ACEI 类)可能会让血钾升高,高血钾会影响心脏功能,所以要定期查血钾(正常范围 3.5-5.5mmol/L)。如果血钾偏高,医生可能会建议 “少吃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 或调整用药,不用过度恐慌。


简单 3 招,
让合并用药更安心
UTON
调整方案后,王阿姨还在李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本 “吃药日记”,简单又实用,糖友们可以照搬
记时间:在日历上圈出 “降糖药 7:00、降压药 8:30”,手机设闹钟提醒;
记指标:每次测血糖、血压后,简单写 “空腹 5.6、血压 130/80”,复诊时带给医生看;
记感受:如果出现 “头晕、恶心” 等不适,标注 “今天吃了药后头晕,可能是血压降太快”,方便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药。
“现在我再也不纠结先吃哪种药了,上个月复查,血糖、血压都达标,尿微量白蛋白也正常,女儿说我比以前精神多了。” 王阿姨笑着说。

重要提示:
用药方案需医生定制,别自己换药调时间;
吃保健品前跟医生说,避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