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力箭一号”再升空,中国商业航天悄悄走出了“烧钱”怪圈?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不聊双11战报,聊一个被购物节淹没、却更有后劲的消息——11月9日上午11点32分,力箭一号遥九火箭在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不聊双11战报,聊一个被购物节淹没、却更有后劲的消息——

11月9日上午11点32分,力箭一号遥九火箭在酒泉把两颗卫星精准送进轨道。听起来像是常规新闻?但我要告诉你,这是它今年第10次飞行,也是中国商业火箭第一次实现“两位数发射”。从0到10,它只用了三年。更关键的是,这背后藏着一条刚刚被验证的赚钱模型,可能让中国在“太空经济”里率先跑出利润区。

今天这期,我们就用5分钟,把这件事拆成3个商业问号,看看商业航天是不是终于走出了“PPT融资”的怪圈。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号:火箭公司靠什么从“烧钱”变成“周转”?

过去我们听商业航天,第一反应是“贵”。一发火箭动辄几亿,客户只有国家或者巨头,账期拉到按年算,现金流天然紧张。但力箭这10次发射,合作名单里出现了“垣信”、“星网”这些新名字,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企,而是像“太空基站运营商”一样的公司——简单说,它们买火箭,是为了把卫星当“基站”租出去,挣的是后面20年的服务费。

这意味着,商业模式从“一锤子”变成“分期付款”。火箭公司可以跟客户签“发射+保险+在轨交付”打包合同,首付30%,卫星上天再收40%,尾款30%分两年付清。发射密度一旦上来,火箭公司就能像房企一样“快周转”:一发箭还没飞,下一发的订金已经到账。

更妙的是,力箭一号用的是固体燃料,出厂自带发射筒,拉到戈壁就能打,不用在发射台上“加油”半个月。发射间隔最短纪录——35天。35天什么概念?相当于火箭也跑出了“工业节拍”,能把固定成本摊成“日成本”。当单日折旧降到跟一架波音787差不多的时候,商业闭环就通了。

第二个问号:卫星为什么突然“不够发”?

火箭公司敢排密集班表,前提是前面有人“包机”。谁这么财大气粗?答案是“星座运营商”。今年有个数据很低调,却异常重要:中国2028年要完成“百箭千星”,2035年一年就要发2500颗。平均下来,每天7颗。

为什么急?因为卫星互联网被划进“新基建”了,跟高铁、5G一个待遇。垣信、星网们背后站着三大运营商、电力公司、应急管理部,甚至央视——它们要的不是“实验星”,而是“能立刻直播、能马上回传电力数据”的工作星。

这里就出现一个“时间窗口”:谁先占住轨道、占住频率,谁就能像早期移动联通一样“躺收”20年租金。于是,卫星公司反过来给火箭公司付“加急费”,报价从每公斤5万涨到7万,力箭一号一次能把1.5吨送进太阳同步轨道,算下来,一发就能收回3500万现金,毛利直接翻一番。

当“卫星等火箭”变成常态,商业航天第一次出现了“卖方市场”。这是风投最爱的“结构性缺货”,也是利润表真正改观的起点。

第三个问号:利润会留在火箭公司,还是被下游吃掉?

任何行业一旦热闹,就有人担心“内卷”。火箭现在好赚钱,会不会两年后价格战,又把毛利打回零?我的判断是:不会。原因有三点。

第一,牌照门槛。中国目前只有4家民营企业拿到“运载火箭许可证”,力箭背后的中科宇航占了固体火箭唯一一张“规模化”门票,后面排队的新公司,从申请到定型至少3年。3年在其他行业不算长,在太空赛道却横跨一个“星座部署周期”,窗口一旦错过,后面只能捡外包订单。

第二,供应链锁定。固体火箭的药柱、复合材料壳体,需要特种级间粘合剂,国内能过国军标的只有两家化工厂,产能被中科宇航提前签了长协。就像宁德时代锁定锂矿一样,上游锁死,后来者就算有图纸,也拼不出“现货”。

第三,也是最隐蔽的一点:发射场时段。酒泉、太原、文昌的商用工位,一年合计只有180个“发射日”,国家任务优先,民营能分到的窗口不到60天。谁能在35天一发地“跑密度”,谁就能把全年黄金时段占满。后来者不是没钱,而是“没档期”。

所以,至少到2028年,固体火箭都会保持“有限供给”。有限供给遇到爆发需求,利润自然留在头部。风投圈最近流传一句话:“太空赛道,真正稀缺的不是钱,是发射台。”说的就是这个逻辑。

听到这里,你会发现,商业航天终于讲出了一个“能算账”的故事:周转速度像快消,订单排期像台积电,上游锁定像宁德时代,需求端又像5G基建——政策、市场、供给、利润,四点一线。

更关键的是,它第一次让普通人也能“间接参与”。买不买卫星没关系,下一波通信套餐、下一辆带“卫星直连”功能的智能汽车、甚至下一次在戈壁滩上看直播,背后可能都是力箭这类火箭提供的通道。

所以,别再把火箭发射当成“大国重器”的仪式,它正在变成一门日进斗金的生意。而生意一旦跑通,就再也慢不下来。

如果你身边还有人觉得商业航天只是“PPT”,请把这条视频转给他,让他看看2025年11月的力箭,是怎么用10次发射,把“科幻”改写成“现金流”的。

我是战略企划枪手,我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