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目前的战线是1000多公里,在如此长的战线上,双方总计投入了上百万的地面兵力,打得那叫一个头破血流。
但是总体战况如此,却并不代表任何地段的部队,都会打得很惨;因为既然是战争,那就总有焦点地带和平和地带。
如果把部队搅进了红军城、康斯坦丁诺夫卡、苏梅—库尔斯克这样的战场,那么再硬的身板都得被扒几层皮。
可如果所在的地段上根本就没有激烈战斗,那么自然也就过得相对悠哉了。

在这里咱们点出一支著名的乌军部队——亚速第3突击旅来,人家现在的日子过得就相当滋润。
这个旅是亚速系统整合出来的部队,属于乌克兰陆军序列,跟国民卫队中的那个亚速旅有关系,但不是一回事。
阿特木斯克战役时期,该旅整合成军,并参与了阿城南翼的防守作战,不过不敌瓦格纳集团,丢掉了克里希夫卡方向的阵地。
到瓦格纳将阵地移交给卢甘斯克军和志愿者第3军团时,亚速第3突击旅积极在阿城南翼出击,因其较为突出的近战能力以及擅长发布小视频的宣传手段,而逐渐打出了名头。
随后乌军在阿城南翼发动战役级反攻,将俄军赶下了高地,并重新控制了克里希夫卡和安德里夫卡两个村庄,其中安村由亚速第3突击旅独立攻下,故而该旅的名头达到了顶峰,被视为乌军的新锐主力。

因此到2024年初阿瓦迪夫卡战役的关键时刻,西尔斯基便将该旅调往阿城救火;虽然亚速第3突击旅号称“360度交火”,并宣称歼灭、打残了多支俄军旅队,但事实是该旅在城区内被暴揍,以至于连坚固的焦化厂区都没守就溜出了城外。
此后该旅又在阿城以西防御了段时间,但也无甚建树,后来就被调到了卢甘斯克的斯瓦托方向整补去了。
在这个方向,亚速第3突击旅面对的是俄军的西部集群,更准确点说是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的部队。
我们知道,这支俄军部队的进攻意愿不是很强,但亚速第3突击旅不知为何,即便在近坦1集发动进攻时,打得也比较绵软,所以近坦1集就这样推到了奥斯基尔河。
不过好在近坦1集打到河边就开始蹲守了,此后该部接管库皮扬斯克方向的作战,主要是在库城方向过河作战,博罗瓦—斯瓦托方向基本歇火。

这样的话,亚速第3突击旅又闲了下来,除了打打纳季亚村(后面又丢了)有个交代外,该旅的主要任务就是喝酒吃肉睡大觉,养了个膘肥体壮。
当然,除此之外也没忘记宣传,搞得外界还以为这个亚速第3旅,继续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呢!其实看看博罗瓦—斯瓦托战线的情况都知道了,这压根也没怎么打啊!
所以这亚速第3突击旅跟对面的俄军近卫坦克第4师,可以算是“卧龙凤雏”了。
两支部队都是各自位面的“精锐”之师,也都在之前的战斗中吃过瘪,而且俄乌两军都号称要专门弄对方最典型的“牌子”部队;结果这俩货在博罗瓦—斯瓦托对上了,全军还就它们俩“和谐”。

打这种默契仗,自然是损耗不太多兵员装备的,甚至还可以不断充实扩编,结果第3突击旅在乌军中的实力数据就比较突出了,实际拥有超过10000人的兵力。
因此在今年以来的军团制改革中,以给旅为基干,直接搞了个第3军团出来,这找谁说理去。
但是乌军总部那边给亚速部队升格,其实也是憋着坏呢!

从目前可以确认的情况来看,第3军团除了亚速的基本部队——第3突击旅外,还辖有第53机步旅、第60机步旅、第63机步旅(此外还有未确认的部队)。
这几支部队都不在博罗瓦—斯瓦托方向,而在南边的红利曼—克里米纳线。
其中第53机步旅在谢列布良卡森林跟俄军第25集团军对战,两个6字打头的机步旅在红利曼外围跟俄军第20集团军对战。
第25集团军是俄军组建的新军,但在体量优势下,把乌军第53机步旅压得够呛,谢列布良卡森林区的防线已被突破。
而第20集团军在红利曼方向打出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虽然乌军这边宣传把俄军打得很惨,但解释不了战线却不断向红利曼靠近的事实。

眼下乌军没有太多的预备队去填充全线的各个要点区,按道理讲红利曼方向也该放一个军团的;但现在把这个方向的残破部队都划给博罗瓦—斯瓦托线的第3军团,那么吃得膘肥体壮的第3突击旅,到底是管还是不管呢?
所以明面上的升格举动,也暗含着第3军团要独立负责起博罗瓦和红利曼两个防区的任务,这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那么好吃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