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临帖总不上道?可能是你没看懂米芾的“巧”与王铎的“势”。
2025-10-23 16:27:15
墨海书画
文化
好嘞,您算是问对人了。一说起米芾的《彦和帖》,还有王铎的《见鲵渊轩》,这俩放在一块儿,那可真是行草世界里一场隔空的“神仙

好嘞,您算是问对人了。一说起米芾的《彦和帖》,还有王铎的《见鲵渊轩》,这俩放在一块儿,那可真是行草世界里一场隔空的“神仙对话”。咱们今天不聊他们的人生传奇,就单纯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两位顶流高手,在笔墨纸砚间,到底玩了哪些咱们能看懂、能偷师的“神操作”。聊米芾《彦和帖》:看“刷字”天才如何把潇洒玩到极致咱先聊聊米芾的《彦和帖》。你肯定听说过米芾有个外号叫“米颠”,看他的字,你就能感觉到那股子不拘一格的“颠狂”劲儿。他自己说这是“刷字”,听起来挺糙,但这里面门道可深了。首先看用笔。米芾这笔,就像长了弹簧,下压、弹起、扭转,动作贼快,干净利落。你仔细盯着任何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那种“唰”一下进去,“噌”一下出来的感觉特别明显,很少有拖泥带水的地方。这就是他说的“八面出锋”,笔锋的各个面他都用上了,所以线条变化无穷,时而圆厚,时而扁薄,像有生命在跳动。咱们自己写字,往往是一个面用到底,线条就僵了,米芾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用锋技巧。再说结构。米芾的字,最绝的就是那种“险绝”中的平衡。好多字看着歪歪扭扭,感觉下一秒就要倒了,可偏偏就是能稳稳立住。他靠的是什么?是字内部笔画的巧妙呼应,是这个字的某个部分和旁边字的某个部分形成的“隐形支架”。这种处理方式,让整篇字活了起来,充满了动感和奇趣。他不是在“写”字,更像是在“搭建”一个充满动感的视觉空间。最后看章法,也就是整体布局。《彦和帖》是信札,所以特别自然随性。字的大小、疏密、粗细对比非常强烈,但通篇看下来,却又浑然一体,气脉贯通。这种“行气”,不是靠把字对齐来实现的,而是靠笔势的连绵和情绪的流动自然带出来的。学米芾,最难的就是学这种“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感,不能为了潇洒而故意扭捏作态。品王铎《见鲵渊轩》:感受“魔鬼”般的力道与空间魔术看完了米芾的“潇洒剑法”,咱再转头看看王铎的“开山斧”。王铎的行草,那完全是另一种震撼,是一种充满力量感和戏剧性的“视觉轰炸”。最直观的就是他的用墨。王铎被称为“神笔王铎”,他对墨色的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你去看《见鲵渊轩》,墨色从极浓到极淡,从涨墨到枯笔,层次丰富得就像交响乐。尤其那种“涨墨”效果,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团,几乎看不清笔画的细节,但形成的块面感,重量感,一下子就把字的视觉冲击力拉满了。紧接着,他又能用极干的笔锋“刷”出飞白,如秋风扫过干裂的土地。这一湿一枯、一浓一淡的强烈对比,营造出了一种雷霆万钧的气势。在笔法上,王铎的笔像是嵌入了纸里,有“凿刻”感。他的线条盘曲扭结,充满了“绞转”的笔法。你感觉他不是在写字,是在用毛笔跟纸角力,每一笔都沉甸甸的,力透纸背。这种笔法带来的是一种雄强、浑厚,甚至带点“丑拙”意味的美感,和米芾的灵巧轻盈形成鲜明对比。章法上,王铎是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大师。他可以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压得极紧,形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墨块”;又可以突然把某个字的结构拉得极长,或者把一行字写得左右剧烈摇摆,留出大片的空白。这种对空间极度夸张的、大胆的切割与重组,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张力,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又大呼过瘾。看王铎的字,就像看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大片。高手过招:米芾的“精妙”与王铎的“宏大”这么一对比,味道就出来了。米芾的《彦和帖》,妙在“精微”。他把每一个笔画的形态、每一个字的结构精巧都玩到了极致,是一种建立在完美技法基础上的、天才般的挥洒。他的世界是灵动的、机智的、充满文人雅趣的。而王铎的《见鲵渊轩》,胜在“气势”。他仿佛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个别笔画的完美),他要的是整片战场(整篇作品)的雄浑气象和视觉震撼。他用墨的酣畅、笔力的雄健和章法的奇崛,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充满戏剧性的艺术世界。给咱们的启发:临帖到底该怎么学?那咱们学书法,从这两位大神身上能偷到什么?如果你学米芾,重点要放在体会他笔锋的灵敏切换和结构“似欹反正”的平衡感上。可以试着把字帖放大,用红笔描出他每个字的重心线,你会发现那条“隐形”的线永远是稳的。练的时候,手腕要活,感受笔尖在纸上“跳芭蕾”的感觉。如果你攻王铎,那就得大胆!先别怕写“丑”,要敢于用墨,体会水、墨、纸交融产生的意外效果。更要练腕力和臂力,感受如何把力量通过笔杆压到纸上去。临他的章法时,别老老实实对着抄,要分析他哪里“密”、哪里“疏”、哪里“正”、哪里“侧”,理解他制造矛盾和平衡矛盾的思路。回到当下,我们怎么写?说一千道一万,看懂了,还得上手。你平时创作时,能不能像米芾一样,让笔锋多几个面转动起来,别老是一个姿势?能不能在安排一行字的时候,别像站队列一样整齐,试着让它们有大小、有松紧,像一串音符?或者,你敢不敢像王铎一样,在某次创作中,狠狠心,用一次大胆的涨墨,或者故意把一行字写得东倒西歪,再去想办法把它“救”回来?书法不是复印技术,它是用毛笔表达情绪和审美的高级活。米芾和王铎,给了我们两种截然不同却又都登峰造极的范本。多看看他们,多想想为什么,你手下那支笔,可能就会慢慢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