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寻味右玉:这口羊肉,藏着北方草原的烟火气

车行过晋北的盘山公路,风里的味道渐渐变了。没有城市里汽车尾气的混杂,也没有南方水乡的湿润水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干草香

车行过晋北的盘山公路,风里的味道渐渐变了。没有城市里汽车尾气的混杂,也没有南方水乡的湿润水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干草香的凛冽 —— 这是右玉的味道,是北方草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独有的气息,而这份气息里,最浓的一笔,藏在那口刚出锅的羊肉里。

右玉的羊,是长在风里的。这里年均气温不足 5℃,冬天的白毛风能卷着雪粒打在羊圈的木板上,发出 “哒哒” 的响;夏天的草坡却又透着股倔强的绿,沙打旺、苜蓿、针茅顺着地势铺展开,连带着地底下的沙葱、野韭,都是羊儿最爱的吃食。清晨天刚蒙蒙亮,牧场里的老汉就扛着羊鞭出门了,羊群踩着露水下的草叶,从坡底往坡顶走,啃一口嫩草,抬眼就能望见远处连绵的长城烽燧。这样的羊,肉里没有多余的脂肪,肌理里浸着草木的清冽,连骨头缝里都带着股子劲儿。

到了秋末冬初,右玉的村子里就飘起了羊肉的香。家家户户的院墙上,会挂起刚宰好的羊肉,暗红的肉带着一层薄霜,在阳光下泛着紧实的光。宰羊是村里的大事,邻里都会来搭把手,烧热水的蹲在灶台边,递工具的站在院中央,孩子们围着看,眼神里满是期待。女主人则在厨房里忙活,把剁好的羊肉块放进大铁锅里,不用加过多调料,就添上井水,扔几颗花椒、几段大葱,盖上厚重的木锅盖。柴火在灶膛里 “噼啪” 作响,热气从锅盖的缝隙里钻出来,带着羊肉的鲜,飘得满村都是。

等锅里的羊肉炖得差不多了,掀开锅盖的瞬间,热气裹着肉香扑面而来,能把人鼻子里的寒气都冲散。炖好的羊肉块个头实在,筷子扎下去能感觉到肉的紧实,咬一口,肉质不柴不腻,满口都是羊肉本身的鲜,没有一点腥气。要是再蘸上一碟本地的辣椒油,鲜辣劲儿裹着肉香,能让人连吃好几块,额头慢慢渗出汗珠,浑身都暖了。

村里的人吃羊肉,讲究的是 “实在”。一大盆炖羊肉端上桌,旁边配着刚蒸好的莜面窝窝,用筷子夹起窝窝,蘸着羊肉汤,莜面的筋道裹着汤的鲜,一口下去,满足得很。男人们会倒上一杯本地的烧酒,就着羊肉喝几口,酒的烈混着肉的香,话匣子也慢慢打开了,从今年的草情,说到家里的羊下了几只羔子,声音里满是烟火气。

傍晚的时候,夕阳把村子染成暖黄色,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炊烟,风里的羊肉香更浓了。偶尔能看见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跑过,鼻尖嗅着香,脚步也快了几分 —— 那是家的味道,是右玉的味道,是北方草原深处,藏在一口羊肉里的,最踏实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