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高市早苗会搞事,但没想到她这么早就开始搞事。
早到什么地步?就任首相才18天。

11月7日,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放狠话”:中国大陆若对台动用武力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瞬间引发强烈连锁反应。我国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等机构随即展开强力回应。
但我个人却有种想给高市发一枚一吨重勋章的想法。先别急着喷,且听我解析其中原由。

大家还记得2012年那场“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吗?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当即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但谁都没想到,这场危机反而成了钓鱼岛实控转折的起点。
挑衅之前,我国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存在感相对较弱。而挑衅之后,日本政府的行动给了我们打破现状最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得不”出手,将巡航常态化、法制化。
现在,中国海警舰队在钓鱼岛领海内的常态化存在已是既成事实,实力已形成碾压之势。日方船只反而成了“闯入者”。可以说是当初日方的步步紧逼,最终成就了我们的攻守易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高市早苗的挑衅,就是在重演这个剧本。
她放的每一句狠话,都在无形中帮我们完成三件大事:让国人更加清醒,让国际社会更加明白,让我们未来的行动更加名正言顺。
这种极端威胁成了最好的“清醒剂”。当“武力介入”这样的字眼从日本政客口中说出时,每个中国人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和平需要实力来捍卫。这种共识,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
在国际舞台上,这番言论不也是在帮我们“测试水温”吗?
经她这么一闹,所有国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在台湾这个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连一毫米的退让都不可能。那些还想打“台湾牌”的势力,要重新掂量掂量了。
更重要的是,她给了我们最好的“战略借口”。从今往后,我们在台海方向的任何强化措施,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纵观历史,真正的战略高手都善于“化危为机”,将对手的“险棋”变为自己的“好棋”。
高市早苗的存在,就像一块不可或缺的磨刀石——他们越是用力磨,我们的剑锋就越是锐利。
古人说得好:“祸兮福之所倚”。
看着高市早苗声嘶力竭的表演,我突然想送她一句话:搞事早,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