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大兵被俘后,自愿定居中国50年,生前唯一的遗憾:请让我入党

“中国比美国好太多了,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抗美援朝结束后,美军战俘拒绝回国,坚持要做中国人,想方设法的入党…1

“中国比美国好太多了,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抗美援朝结束后,美军战俘拒绝回国,坚持要做中国人,想方设法的入党…

1953年7月,板门店的谈判桌上终于达成了最终共识,那份停战协议的签署,让持续三载的朝鲜半岛烽火渐次熄灭,久违的宁静重新笼罩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彼时执掌白宫的美国总统杜鲁门,针对己方战俘的去向问题,出台了一项特殊政策。

政策赋予每一位战俘为期九十天的考虑期,期间他们需在三个选项中做出最终抉择。

第一个选项是返回美国本土,重拾曾经的生活;第二个选项是留在这场战争的发生地朝鲜;第三个选项则是前往其他参与这场战争的交战国。

在众多等待抉择的战俘中,有一个名叫温纳瑞斯的美国人,他在志愿军的战俘营中已度过了近三个春秋。

这段时光彻底颠覆了他战前的认知,他非但没有遭遇传说中的虐待,反而与看管他的志愿军战士们结下了超越阵营的深厚情谊。

当停战协议生效,命运的岔路口出现在眼前时,温纳瑞斯没有丝毫犹豫,与另外二十多名美英籍战俘一同,毅然放弃了回归故土的机会,选择在陌生的中国开启新生。

谈及这个决定,温纳瑞斯的表述始终坚定而清晰:“我选择扎根中国,绝非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无数个日夜深思熟虑的结果,我渴望深入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度,探寻真正的真理所在。”

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将自己被志愿军俘虏的那一天,视作生命中全新的开端,称之为“新生日”。

而获得中国国籍,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国人,则是他此后一生都在追寻的心愿。

这个美国人究竟如何沦为战俘?

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产生了如此彻底的思想转变?

他穷尽一生追求的国籍梦想,最终又是否得以实现?

多年后,当温纳瑞斯向人回忆起那段改变命运的朝鲜经历时,总要用三个“稀里糊涂”来概括。

“到朝鲜才一个多月,稀里糊涂地卷入了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最后又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成了对方的俘虏。”

这句看似平淡的总结,背后藏着他最初的迷茫与无奈。

1950年10月,身为美国陆军第二十四师士兵的温纳瑞斯,随部队登上了前往朝鲜的运输船,彼时的他对这场战争的性质一无所知,只知道服从命令。

抵达朝鲜后,他和战友们便被派往“三八线”以北的平壤地区执行任务,那里已是战场的核心区域。

当年11月28日,信心爆棚的美军高层发起了所谓的“圣诞节总攻”,他们坚信凭借着压倒性的装备优势,能在圣诞节前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然而,当他们遭遇装备远逊于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时,预想中的速胜并未到来,反而陷入了节节败退的困境,最终被彻底逐出了“三八线”以北的区域。

志愿军采用了精妙的战术,先是将“联合国军”及李承晚的伪军引诱至预设的包围圈,随后迅速切断其后勤补给和撤退路线,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温纳瑞斯所在的部队正是被包围的兵力之一。

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处于隆冬时节,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肆虐,最低气温一度跌破零下四十摄氏度,这样的严寒对撤退中的美军来说,比敌人的炮火更具杀伤力。

温纳瑞斯跟着混乱的队伍向后撤退时,途中遇到了一支刚经历过激战的土耳其军队,那些士兵个个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战败后的沮丧与疲惫,连走路都有些踉踉跄跄。

队伍在风雪中漫无目的地前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寒冷和饥饿不断侵蚀着士兵们的意志。

大约在凌晨两点钟,寂静的夜空突然被一阵尖锐的冲锋号划破,那熟悉的号角声在美军中早已被渲染成“死亡的信号”,瞬间击溃了士兵们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

温纳瑞斯和身边的几名战友吓得魂飞魄散,在黑暗中慌不择路地奔跑,最后躲到一辆被遗弃的坦克后面,才暂时躲过了第一轮冲击。

黎明前的时刻是一天中最冷的,呼啸的寒风仿佛要穿透骨头,温纳瑞斯实在支撑不住,便和一名墨西哥籍战友找到了一处山洞躲了进去。

两人蜷缩在山洞角落,又冷又饿,身体止不住地发抖,内心被对俘虏的恐惧填满。

临行前军官们的警告不断在温纳瑞斯耳边回响:“一旦被志愿军抓住当了俘虏,肯定会被折磨致死,没有任何活命的可能。”

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就始终奉行着优待俘虏的政策,这种政策早已深入每一位战士的骨髓。

当天下午,山洞外传来的动静让两人紧张起来,温纳瑞斯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观察,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彻底愣住了。

一支志愿军部队正带着数百名“联合国军”战俘前往附近的村庄,更让他震惊的是,志愿军战士竟然拿出钱向当地村民购买大米和猪肉,专门为这些战俘准备食物。

温纳瑞斯看到了志愿军暖心的一幕,最终下定了投降的决心。

他在美军中接受的“反共”思想和现实中的场景完全不一致,也正是因此,他卸下了心中的防备和恐惧,举起双手走出了山洞。

1950年11月底,温纳瑞斯和一位墨西哥籍战友向志愿军缴械投降。

“你们要是投降,就坐下。”一位志愿军军官用英语这样对他们说,言语中没有丝毫蔑视,反而满是尊敬。

让温纳瑞斯感到意外的是,那名志愿军军官还客气地给他们递了一根烟,之后又耐心地安抚他们的情绪:“你们不用怕,战争的责任不是你们,而是美国一小撮搞政治的人。”

听到这里,温纳瑞斯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温纳瑞斯被俘后,跟随其他的战俘走了足足有三个月,最终才到达了碧潼战俘营,在被转运的过程中,温纳瑞斯被志愿军的行为深深感动了。

原来,在行路途中,这些战俘们恰巧与一只正在向南开进的志愿军部队碰面,虽然这些志愿军战士们是头一次看见白种人,但他们的眼神中没有嘲笑,更没有人去欺辱战俘。

这时候,温纳瑞斯注意到了一位志愿军指挥官,只见指挥官大口喘着粗气,看上去十分疲惫,手里还攥着一个大红苹果。

温纳瑞斯眼睁睁地盯着苹果,不由自主地咽了一下口水,他很想吃,但身为一个战俘,怎么有资格向志愿军指挥官索要东西呢。

可出乎意料的是,志愿军指挥官看出了温纳瑞斯的“小心思”,之后竟然直接走到他跟前,大方地把苹果递给了他。

在温纳瑞斯看来,这不单单是一个苹果,更是志愿军的善良和仁义,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意识到这支中国的军队是一支仁慈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