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7大盟友排名公布,美智库:韩菲都是“耗材”,日本最有用

美国7大盟友排名公布,美智库给特朗普提了个醒:要想对付中国,日本是重要战略资产。美国智库报告的封面(部分截图)这份由美国

美国7大盟友排名公布,美智库给特朗普提了个醒:要想对付中国,日本是重要战略资产。

美国智库报告的封面(部分截图)

这份由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恰逢特朗普政府即将公布《国防战略》的关键节点,不排除是在为美国对华围堵的兵力调配与资源分配,提供 “指南”。

这份名为《遗产还是负担?评估美国盟友在对华竞争中的作用》的报告,以 “战略贡献、合作意愿、卷入冲突风险” 为三大评估维度,给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法国、德国、英国排出了清晰的 “价值座次”。

日本被捧为 “印太最重要盟友”,韩国却被斥为 “不愿制衡中国的负担”,菲律宾又被标注 “冲突风险较高”的标签。

简单总结就是一句话,特朗普若想依托盟友对付中国,韩国和菲律宾都是“耗材”,唯一能指望的似乎就只有日本。

报告中将七个盟友的GDP规模进行了排名

但细究排名背后的逻辑与盟友的实际选择,不难发现这更像是美国为推进对华战略,给盟友贴上的 “工具化标签”。

而标签之下,盟友们的利益权衡早已让所谓 “对华包围圈” 出现裂痕。

从美国对华战略布局的视角看,这份排名堪称特朗普政府制定国防政策的 “前哨信号”。

报告明确将日本推至 “核心位置”,绝非偶然 —— 驻日美军基地承载了美国在亚太约一半的海外驻军。

其中,冲绳基地距离中国台湾仅643公里,是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关键支点;

同时,日本在全球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供应链中占据核心节点,既能为美国 “对华技术限制” 提供助力,又能依托地理优势配合美军行动。

驻日美军基地

与之对应,报告对欧洲盟友的定位明显 “轻量化”,仅提及法国、德国、英国能在 “技术与外交层面提供支持”。

这与美国近年 “收缩欧洲、聚焦印太” 的战略调整高度契合,毕竟在对华围堵的优先级中,欧洲的军事价值远不如日菲等 “前沿盟友”。

但战略落地的现实困境却显而易见:美国此前推动对菲律宾出售F-16战机,这笔军售规模远超菲国防预算,本质是将菲律宾绑上 “对抗战车”。

韩国更直接,李在明上台后多次强调 “韩方致力于维护中韩合作”,访美时也回避谈及涉台议题,让美国 “借韩制华” 的算盘落了空。

韩国总统李在明

若跳出美国视角,聚焦盟友自身的利益选择,便能明白 “听话与否” 从来不是忠诚问题,而是利益权衡的结果。

就比如说,日本看似对美国 “配合度拉满”,实则在打 “借船出海” 的算盘 ——

它想借驻日美军提升地区话语权,却从未真正放弃对华经济利益;

更值得警惕的是,卡内基智库这份报告的评估体系,本身就充满 “服务美国霸权的话术陷阱”。

报告反复强调日本的 “战略贡献”,却绝口不提日本对华经济依赖度,日本对华投资集中在汽车、制造等领域,若失去中国市场,其经济复苏将举步维艰;

中日关系

在评价菲律宾 “冲突风险” 时,刻意回避美国军售的推波助澜,仿佛南海潜在摩擦与美国不断向菲输送武器无关。

这种双重标准在对韩国的评价中更为明显:韩国因拒绝介入台海被斥为 “负担”,可美国却要求欧洲盟友将军费提高到GDP的5%,全然不顾欧洲的经济压力。

再看卡内基智库的背景,作为美国主流思想库,它虽标榜 “超脱党派”,却长期聚焦 “中美关系与供应链安全” 研究。

其报告本质是为美国对华战略提供 “理论包装”,所谓 “盟友价值评估”,不过是给 “工具化盟友” 找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

美国总统特朗普、菲总统小马科斯

此前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对乌克兰的 “援助” 最终沦为军火商牟利的工具,也印证了美国盟友的真实定位 ——

有用时是 “伙伴”,无用时便是 “耗材”。

美国试图通过一份排名,将盟友打造成对华围堵的 “螺丝钉”,却忽视了盟友的利益诉求与战略自主意愿。

日本的 “精明算计”、韩国的 “理性反抗”、菲律宾的 “风险顾虑”,本质都是对美国 “工具化政策” 的隐性抵制。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当下,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为美国的霸权野心牺牲自身利益。

这份排名与其说是美国对华战略的 “指南”,不如说是其同盟体系裂痕的 “暴露单”。

美军航母打击群

对于我们而言,看清这份排名背后的逻辑,更能明确应对方向 ——

以经济合作巩固利益纽带,以外交智慧化解对抗风险,便能让美国精心构建的 “盟友包围圈”,在利益的现实考量中逐渐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