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诗词,弘扬传统文化,为朋友们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真是一件大乐事。
有人说诗到了唐宋已写尽,其他朝代没有真正的好诗,果真如此吗?
本文分享清朝水平极高的6首七律,这些诗各具特色,有和经典唐诗一较高下的实力,不读就太遗憾了。
关山极目渐萧条,千古兴衰酒一瓢。
马当风乘牛渚月,广陵涛接浙江潮。
倚楼遗韵传长笛,横槊豪情付洞箫。
投笔从戎怀往事,玉门今已老班超。
此诗作者周福清是周树人的祖父,全诗多处用典和化引前人诗句,包括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苏轼的庐山烟雨浙江潮、赵嘏的长笛一声人倚楼、曹操横槊赋诗和班超投笔从戎等,无形中增添了诗意。
诗人回忆生平,感慨自己和李白一样知音不遇,和班超一样年老思归。全诗抒发时光流逝、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读之令人感慨万千,余韵无穷。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这首诗读后让华夏儿女流泪,此诗以崖山海战隐喻明亡清兴的国殇,读后令人心有戚戚焉。
首联以地理意象“海角崖山”切入,暗指南宋崖山之殇与明朝沦亡的双重悲剧,以“不属中华”四字道尽中华文明断裂的悲痛。
颔联“鱼腹捐躯”反用屈原投江的典故,批判晚明士人缺乏殉节气节。“龙涎泛海”影射郑成功海上抗清的孤立无援,展现遗民们进退维谷的困境。
“汉帜”与“胡笳”形成文明对立,“吹残日月”,“日月”合在一起就是“明”,故暗指清朝统治者对华夏正统的摧残,。
尾联以嫦娥泣桂自喻,将个人命运与神话意象结合,既哭故国衣冠,亦哭中华文化凋零,读后令人心情沉重。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这首诗为寒士诗的巅峰之作,很见作者功力。
首联以长安街道“五剧车声”的喧嚣与洛阳北邙山墓地的死寂并置,撕开乾隆盛世的华丽表象。
颔联“夕阳劝客”拟人手法新奇,将自然景物化为命运推手;“山色将秋”写秋意主动包围城池,强化生存压迫感。
颈联“修竹”反用杜甫“天寒翠袖薄”诗意,竹之高洁难存,唯能栽种墓地常有的白杨,道尽寒士尊严的丧失。
尾联白描“九月衣裳未剪裁”,以具体生活细节揭露“全家饥寒”的生存绝境,其批判力度堪比杜甫“朱门酒肉臭”。
全诗用词朴拙而情感锐利,堪称“盛世危言”的诗史典范。
山从屋上岚烟合,水抱城根睥睨斜。
钟磬有时飘客艇,鱼龙终夜避神鸦。
六朝花雨澄江练,六代香风绣陌霞。
回首景阳宫井畔,露凉开遍海棠花。
这首诗展现遗民的空间记忆。首联“山从屋上”写山势压迫,“水抱城根”状水道环流,建筑与自然的博弈暗喻文明与野性的冲突。
颔联“钟磬”声在客艇飘荡,写听觉的流动;“鱼龙避神鸦”写视觉的禁忌,折射易代之际的文化压抑。
颈联“六朝花雨”与“六代香风”重叠渲染,将历史繁华浓缩为“澄江练”、“绣陌霞”的唯美意象。
尾联南朝陈后主投井处的“景阳宫井”与“海棠花”并置,亡国之痛与自然花开形成残酷对照,“露凉”二字将历史寒意浸入现实肌理。
全诗以游踪为线,串起地理、历史、文化的多维沉思。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这首诗为遗民诗的书写范本。首联“日入空山”构建黄昏下的海天孤境,“秋光千里”拓展登高望远的时空维度。
颔联“十年干戈”浓缩明清战争的漫长残酷,“四海痛哭”以数字量化民生苦难,史家笔法融入诗境。
颈联“神山白鸟”用《史记》蓬莱仙岛典,“云浮仙阙”写海市蜃楼幻景,仙境想象与现实苦难形成精神避难所与现世炼狱的双重空间。
尾联“无人世”的悖论式发问,揭露遗民“虽处人间却似异世”的生存困境,“烈士心”三字如金石铿锵,将个人气节升华为文化坚守的丰碑。
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
天海诗情驴背得,关山秋色雨中来。
茫茫阅世无成局,碌碌因人是废才。
往日英雄呼不起,放歌空吊古金台。
这首诗彰显清诗性灵派的人格觉醒。首联“芦沟尘埃”与“霜寒大漠”构成北地苍茫画卷,暗喻仕途险恶。
颔联“驴背得诗情”致敬陆游的“细雨骑驴入剑门”,但更强调创作源于自由灵魂;“关山秋色”突破传统悲秋套路,写自然雄浑对心灵的涤荡。
颈联“阅世无成”批判官场规则对个性的扼杀,“因人是废”发出独立人格宣言,与袁枚“性情说”一脉相承。
尾联用燕昭王黄金台的典故,将怀古转为对当下人才压抑的控诉,“放歌空吊”以疏狂姿态反抗精神桎梏。
全诗骨力峻峭,展现乾嘉诗坛罕见的叛逆精神。
清朝很精彩的6首七律分享完了,这些诗确实水平很高,可以和经典唐诗相媲美,不读这些诗果真是莫大的遗憾。
朋友们,文中这些清朝七律水平如何?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