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在谈快充、谈800V高压平台的时候,京东却在悄悄“逆行”。它的首款新车,居然——支持换电。
没错,京东这次真的不是整活,而是实打实地选择了“换电路线”。而且,不只是说说而已,这辆车背后,站着的是宁德时代和广汽集团两大巨头。

10月20日,京东在车辆预约页面更新了部分技术数据。虽然名字还未公布,但信息量已经够劲爆:
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过70%;
正面立体防护框架让抗冲击性提升18%;
侧面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技术与特斯拉Cybertruck同源;
车身配备新国标机械式半隐藏门把手;
麋鹿测试成绩高达75km/h以上。
而整备质量比同级车型还重了300kg,这意味着这台车不是轻薄路线,而是稳定、耐用、安全优先。——听起来,简直就是一台“干重活、扛得住折腾”的新能源车。

是的,京东的首款车并非采用纯粹的快充路线,而是支持电池更换。而换电这件事,在过去两年里,可谓一度被认为“前景黯淡”。
原因很简单——换电成本高、布局难、标准不统一。不少车企尝试过,又纷纷转向高压快充。
可就在这个节点上,京东却选择了逆势而行。为什么?

别忘了,京东不是造车公司,它是一个物流巨头。它的车,不是用来秀科技的,而是要24小时不停运转。
在这种场景下,快充再快也比不上——👉 “三分钟换电,立刻出发”。
对于京东的配送体系来说,时间就是利润。物流车队每节省一分钟,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优势。
所以,京东要的是——能快速恢复满电状态、能规模化复制、能持续运营的能源体系。换电,正好满足。

京东不是孤军奋战。它背后有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这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换电生态之一。同时又联合了广汽集团,有制造、有渠道、有品质。
这意味着京东这台换电车,一出生就站在了“成熟换电体系”的肩膀上。未来无论是自建换电站,还是融入公共网络,都具备落地可能。
更关键的是,京东拥有全国密集的仓储与配送网点,这天然适合部署标准化换电站。一旦跑通物流换电体系,甚至可以向外开放,带动更多B端车辆加入。

过去换电之所以争议大,是因为很多车企把它当成“乘用车卖点”。但实际上,换电更适合高频运营车辆:出租车、网约车、货运车、配送车。
对于这类车辆而言:电池不是情怀,是成本。停电充电不是休息,是浪费。
而换电能让车不停歇,让能源像加油一样方便。换电不是被淘汰,而是找错了应用场景。
京东这次,等于重新定义了换电的正确打开方式。
✳️结语新能源行业永远不缺“风口”,但真正能活下来的,是那些找到效率平衡点的玩家。京东选择换电,不是逆潮流,而是——回归逻辑。
当所有人都在拼技术时,它拼的,是时间与效率。也许在未来几年,我们会发现:那些被以为要淘汰的技术,其实只是换了一个赛道继续发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