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载耕耘,秋实盈枝。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病融媒体科普基地在五年时光里深耕不辍,从萌芽探索到稳步前行,用专业与热忱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如今在全国学术舞台上迎来高光时刻。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联合主办,江西省医学会、江西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承办,江西省医学科学院协办的年度医学科普盛会在“英雄城”南昌隆重举行。我院心脑血管病融媒体科普基地派出实力代表——医院健康科普团团长、冠心病四科主任惠慧,冠心病四科医生江淼和儿科护士谷琳琳组成的团队参会。惠慧团长携《医学科普直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亮相年会案例路演大赛,在全国265份入围的优质案例中脱颖而出,凭借对科普模式的创新思考与扎实实践,最终斩获总分第一名的佳绩,为医院的科普征程再添一枚亮眼勋章。

本次年会以“科普创新 智慧赋能”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近千名医学科普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医学科普事业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路径。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史可、中华医学会纪委书记梁春琦、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祝益民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科学普及作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最经济、最有效的关键举措,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持续强化。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迭代,既为医学科普开辟了内容创新、形式升级的新空间,也对科普内容的专业性、传播的精准性提出了全新挑战。

谈及此次荣誉的获得,惠慧团长语气沉稳而坚定。能再次代表医院站上国内医学科普领域的最高殿堂,这份成绩远不是个人或团队的荣光,而是大赛评委对医院科普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我们坚持“让医学知识更易懂,让健康守护更贴近”科普理念的最有力认可。
这份全国第一的背后,是医院领导始终将科普视为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抓手的战略远见,从资源倾斜到平台搭建,医院科普基地打通了将临床经验转化为科普力量的通路;从精心打磨的科普文章到生动鲜活的短视频,从线下健康讲座到线上互动直播,医院科普团队以声音为桥、以镜头为窗,将晦涩的医学原理转化为百姓听得懂、用得上的健康指南,让科学防控的理念扎根社区、走进家庭,在无数人心中播下健康的种子。这份深耕的力量,也在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学术年会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中心医院心脑血管病融媒体科普基地于2022年11月由大连市科技局、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挂牌成立,借助互联网优势,结合传统媒体特点,打造以“三甲医院专家团队为基础、线上科普为特色、线下科普为补充”的融媒体医学科普基地模式。

医学科普直播是科普基地主要科普模式之一。直播团队“大连中心健康科普讲师团”于2021年7月由中心医院内科教研室和文化宣传部联合创办,是大连地区第一家基于三甲医院高年资医生的科普直播团队,讲师团例行直播时间为每周四晚7点,迄今共直播230余场次,微信视频号总观看人数高达160万余人次,目前成员共130余人,主要由临床科室主任及中青年技术骨干医生组成。




在科普基地团队的不懈耕耘与锐意创新下,基地屡获殊荣、捷报频传。先后摘得2025年大连市科普讲解大赛二、三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2024年会科普创新大赛一等奖,2024年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年度科普影响力创作—卓越先锋”荣誉,2023年度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入选辽宁省十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先进典型,并获评2023年度优秀科技科普宣传组织;团长惠慧主编的《你好,心脏》入选2023年度大连市优秀科普读物;在2024年大连市优秀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基地成员在音视频类斩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9名,用专业与热爱持续传递科学的温度与力量。
“努力做科普,做好科普。”相信未来,在惠慧团长的带领下,科普基地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多创新,持续推进心脑血管病科普教育、大众心脏急救技能培训、科普传播IP矩阵建设、医学科普创作培训与理论研究,深化医校社企协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全生命周期覆盖的健康传播体系,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
征途漫漫,任重而道远。科普基地将始终以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为己任,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与方法,主动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学科建设大局,以高水平科普赋能医疗服务与患者管理,为建设健康中国2030贡献更大力量。
转自: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