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起来,有点意外,我收到了艺烨的微信,而我们已经至少好几年没有联系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是这幅作品做过Ins的封面
2020年,我刚搬到法国就认识了艺烨,那时候,她就在做纸艺了,而且已经声名鹊起,Ins用她的作品做了开页封面,好些奢侈品牌找她做过定制,自己也开了个展。

艺烨和自己的作品
我曾问过她:“怎么会想到做纸艺?”,毕竟这个赛道,真的挺小众的;她说,就有一次走在街上,看见公共汽车上贴着一幅纸艺作品,旁边是一个俄罗斯艺术家的介绍,那一刻,电光石火,醍醐灌顶,她路都不赶了,追着公车跑,只为多看一眼。
全世界只剩下一个念头:“天呐,这也行?那我也行。”
于是,她就去买了纸、剪刀和胶水,开始了自己的纸艺之路,我说:“你不用学么?”;她很干脆地说:“不用,我是为这个而生的,做纸,我真的可以无师自通。”

这是Vogue的定制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那条路,到底会在哪个岔路口出现,也许就是明天?
总之,我很喜欢她的作品,唯美浪漫,正长在我的心上,我犹豫了一阵子,跟她定制了一幅作品。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定制的唯一一幅艺术作品,当时艺烨很郑重地说:“谢谢姐的信任,我会花心思的。”

从深冬等到暮春,我们全家一起去艺烨家里取到了作品。

美,真的是好美,怎么看怎么美,就是有点太美了,在我家客厅最明显的位置上挂了好几年,没人发现,这是我本人,但也没关系,并不耽误我的喜欢。

本来我想要写艺烨的故事,但还没来得及写,时间就过去了。
后来有次我跟她讲话,她没有回复,我以为她是生气了,后面这好几年,我们完全没了联系。有时我看着墙上的画,会觉得有点点遗憾,这好好的……

这画一直挂在我的客厅里,经常作为我拍摄的背景
这次,她找我,是因为最近整理电脑,翻到了我们当时去取画的视频,时光荏苒,好有感触啊,剪了个视频,问我能不能发?我说:“当然能啦,我天天看着,天天都开心呢。”

我才知道,她已经回国了,一面陪着妈妈一面做纸艺,而我跟她说话那阵子,正好是她忙着退房搬家,打包回国的那阵子,兵荒马乱,被忽略掉了。
这一次讲话,我们两个都可开心了,因为疑团解开,我们中间没了联系,只是阴差阳错而已,无需介意。
其实,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定有亲疏,可只要心无芥蒂,没有内耗的人生,才会拥有轻舞飞扬的愉悦和惬意。


我越来越觉得,人,尤其是女人,决定我们人生质量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控制自己!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太多无法掌握的事情了,我们管不了天晴下雨,管不了加税贬值,管不了战争对抗,预测不了外星人和世界末日,那么在少数的、有限的、可以自己控制的部分里,就不要被外界影响着内耗了,让自己再去消耗自己。
而只有我们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才会明白,“自我控制”并不是强忍着自我压抑,而是一种选择,根据不同的事情、情况和对象,选择重视或者忽略,甚至无视。
01、不要为了朋友,而自我内耗。难度二星
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出现矛盾和分歧,有时是误会,有时却是必然争端。
就算再努力,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不可能对得起所有人,也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正确的。我们有时是被误会,有时是被逼迫,但有时也会亏欠甚至伤害某个人,无论是不是有意。
而更客观的现实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道路,与朋友分分合合的本质,并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随着各自的走势而因势利导,所以朋友可以来,可以去,还可以去了又来。
真正的中年人,其实是不会“绝交”的,这词就很小孩子气。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来来往往的就好了,别往心里去。
02、不要跟爱人或伴侣,自我消耗。难度三星
亲密关系自有亲疏,相比朋友,不要被爱人内耗,难度大多了,尤其是对女人来说,因为女人的同情心和共情心,都是刻在骨子里的。
只要看到对方不开心有情绪,绝大多数的女人直接反应都是,“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做,能让这事儿过去,怎么说,才能让两个人达成一致?
我用了二十年才明白理解,更重要的是接受,作为客体,只要主体不接受,我无法改变对方的情绪。
任何的心理自救,都只能是一个主动的结果,作为成年人,他需要自己整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要靠我去整理他的情绪。我能做的就是等他准备好,走向我来解决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是时间和冷静,并不是我,他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03、不要为了自己内耗。难度五星
我一直以为,我是个很容易自我原谅的人,事实上,我慢慢才发现,人生杀伤力最大的自我批判,往往是那些连自己都已经认同了的“事实”,而不是让自己挣扎的问题。
比如曾经我一直坚信,我是个丑陋、矮小、偏胖的“二等女孩”,我还写过一篇《丑小鸭也有春天》,大意是,既然丑是无法改变的,那我要把自己变得可爱一点,云云的。
其实,转头回看,年轻的我算不上美女,但没有貌比无艳,我只是没有自己想要的那么好看而已。
在人生中,我们的很多自我质疑,并不是现实的压力,而是出于“想要更好,想要更多”的执念。这就像是一个天秤,过于轻率,会导致懒散,而过于严苛,则会引发内耗,焦虑无限。
真正的成长,就是接纳生命的“不确定”,在混乱与不安中,温柔地对待自己。
04、不要跟自己的父母内耗。难度八星
对于成年人来说,从亲密关系的角度来说,自我和伴侣,要比父母更重要,但在不要内耗的这个问题上来说,接受父母,与其和解,真的是异常艰难,因为子女和父母之间,绝大多数问题和爱无关,也无法用爱解决,是权利、构架、价值和信念的碰撞。
在子女心中,父母就是父母,是自己的建成者,是天,尤其是东亚的小孩,在亲子关系中,被赋予了与生俱来的负重感。
事实上,在社会中,父母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成长背景与生活逻辑、性格、价值观,以及无法克服的缺陷,然而想承认这个事实,对子女们来说,堪比一场大型的涅槃重建。
所谓“孝顺”,顺与孝,同等重要。
理解他们的局限,感谢他们的恩情,尊重他们的选择,但坚定地成为自己,有些爱,不需要理解,只要存在就好了。
05、不要跟自己的子女内耗,太太难。难度十星
因人而异,对我这个生了两个孩子的女人来说,我觉得不跟孩子内耗,真的是难于上青天。
就像那个人人都知道烂题:如果有一天,我的父母、爱人、孩子包括我自己都掉河里了……当然以现在卢思迪的水平,估计游着蝶泳也能给我们都救上来,可我知道,如果真的危机来临,必须二选一,我一定会让孩子活下去,毫不犹豫。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关乎最无私的爱与最深刻的无力,我无法做到不去爱她们,也无法做到可以不在意她们人生中的每一件事。
然而,我知道,她们有自己的人生,她们必须自己去体验和经历,很多苦头要自己去吃。做父母,一定要放下过度保护的冲动,放下功利的规划,放下“我都是为你好”的执念。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是:即使Ta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如Ta所愿,而我必须沉默且坚定地支持着,且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