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纽约红了!34 岁穆斯林左翼当选市长,美国资本主义心脏遭冲击?

2025 年 11 月 4 日,美国纽约市选举落下帷幕,一个名字震惊了全美国。34 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印度裔穆斯林,

2025 年 11 月 4 日,美国纽约市选举落下帷幕,一个名字震惊了全美国。

34 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印度裔穆斯林,扛着 “民主社会主义” 的大旗,以 50.4%的支持率击败了得票率41.6%的科莫,强势当选纽约市长。

他创下了三个纪录:纽约史上最年轻市长、首位穆斯林市长、首位非洲出生的市长,用一场横扫式的胜利,给美国政治来了记惊雷。

纽约是什么地方?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心脏,是华尔街的大本营,是特朗普这类资本大佬的发家地。

这里的人过去最在乎的就是收入和财富,人人埋头搞钱,彼此很少交心。可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居然选了个高喊 “社会平等” 的左翼领袖。

特朗普气得跳脚,他确实强烈反对马姆达尼,曾公开为科莫拉票,并表示马姆达尼当选将是“灾难”。

美国从冷战时期就怕极了意识形态冲击,当年搞北约、在欧洲驻军,本质上就是怕社会主义思想蔓延。现在,这种思想居然冲进了资本主义的核心阵地。

马姆达尼的主张其实很实在,全是冲着普通老百姓的痛点来的。

他主张对富人、大企业增税,提出免费托育、免费公交、冻结房租、新建经济适用房、开设公营食品杂货店等,减轻年轻父母的压力,实实在在降低纽约市的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成本。

为了推动房租冻结,他甚至穿着西装跳进海里抗议,瞬间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

年轻人有多支持他?根据全国广播公司(NBC)的出口民调,在45岁以下的选民中,支持马姆达尼的选民比例比支持科莫的高出43个百分点。这种选票分布,明明白白反映了美国社会的代际撕裂。

佐赫兰·马姆达尼能赢,根本不是偶然,是美国社会积病的必然爆发。

美联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0.1%家庭(约13.3万户)拥有13.8%的国家财富,这一数字打破了历史记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最底层的50%的家庭仅拥有全国财富的2.5%。

富人住几亿美金的豪华公寓,穷人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4200 万人在政府关门前领不到购物券。这种极端的贫富差距,不催生极端的政治反弹才怪。

更有意思的是,英国伦敦的市长萨迪克・汗,也是穆斯林,巴基斯坦移民后代,已经连任三届。两个盎格鲁 - 撒克逊核心国家的金融中心,市长居然都是移民穆斯林。

要知道,印巴之间矛盾重重,可他们的移民却分别执掌纽约和伦敦,这本身就是历史级的信号。

两人的政策也高度相似,都聚焦民生,都支持多元文化,都在对抗本国的极右翼势力。

2009 年奥巴马当选后,共和党里冒出了茶党,经过十几年的深耕,催生了极端右翼势力。现在马姆达尼来了,他要在民主党里掀起一场左翼革命。

过去拜登这些民主党主流,把桑德斯这类左翼的主张当成洪水猛兽。可现在,马姆达尼用选票证明,左翼思想已经成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不仅挑战共和党,更在挑战民主党的主流,让整个美国政治都往极端化方向走。

以前我们总说,美国的三权分立、两党制能避免极端,让政治趋向温和。可现在完全反过来了,只有激进的主张才能吸引眼球,才能拿到选票。中间派的声音越来越小,两极对立越来越严重。

美国政府创下史上最长关门纪录,就是这种极端化的直接体现 —— 两党只顾着内斗,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马姆达尼的当选,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他的政策源于美国国内的左翼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旨在解决纽约本地的社会问题。

美国一直把中国的制度当成最大威胁,而马姆达尼高举的 “社会平等”“共同富裕”,恰恰和中国的政策方向不谋而合。

这不是说马姆达尼在学中国,而是说明,当资本主义走到极端,社会平等就成了人心所向,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

以前很多人总把美国当成 “民主灯塔”,觉得它又美又好,是民族大熔炉,是美国梦的摇篮。

可现在,这座灯塔越来越暗。政府关门、贫富分化、种族矛盾、政治内斗,过去被掩盖的问题全暴露了出来。

美国已经过了最强盛的春夏,走进了秋天。

马姆达尼不是美国的救星,他只是一个信号,一个美国内部病灶已经爆发的信号。

他的民主社会主义主张能不能落地,还是个未知数。除对富人增税,马姆达尼的“免费”政策(如公交、托育)被分析人士指出存在巨大资金缺口,可能面临企业外流、税收基础受损、联邦资金中断等多重挑战,实施难度极高。而美国财长贝森特曾明确表示,若马姆达尼当选并推行其政策,待纽约市财政告急时,联邦政府不会出手救助。

但不管怎样,这把左翼的火已经烧起来了。它不会只停留在纽约,大概率会蔓延到美国其他地方。

马姆达尼才 34 岁,政治生涯还很长。美国的政治格局,也因为他的当选,开始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