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同是一门两公的贾府,为何宁荣二府会演变成“面和心不和”?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作者借用贾府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的衰败史。在小说中,在众多的场面中,

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作者借用贾府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的衰败史。在小说中,在众多的场面中,似乎,我们看到的,宁国府与荣国府,都是一片和睦的情形。

比如宁国府的贾敬生辰,虽然做主人的贾敬在道观中并未回家,但邢、王二夫人,还是如约前来替其庆生;比如元宵节宁荣二府公庆佳节,两家的主子也是相聚一堂;尤其是在贾母的八十大寿之上,宁国府的主子尤氏,更是亲自来到荣国府,帮忙打理着。

只是,宁荣二府果真如此和谐吗?或许,我们从以下这三个细节之中,便能体会出。

第一个细节:除夕之夜,贾珍父子闲聊之余,对荣国府的调侃与冷漠。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原文之中描述了一段宁国府除夕前夕,老庄头乌进孝赶了大半个月路给宁国府送年租的一幕。

这一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宁国府众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更让我们看到了,对于荣国府,宁国府的主子贾珍父子的真实态度。

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贾蓉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说着,命人带了乌进孝出去,好生待他,不在话下。

俗话说得好,唇亡齿寒,试想,若宁荣二府真是亲如一家,那贾蓉在得知荣国府如此境遇之时,为何还要如此冷漠的将这一幕,告知父亲贾珍呢?

更为关键的是,作为父亲,作为一族之长的贾珍,在这一刻,也未数落这位轻视着荣国府的儿子。

第二个细节:贾母八十大寿,尤氏被两个婆子羞辱。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迎来了贾母的八十大寿,宁国府因为招待着众男子,所以尤氏便闲了下来,才有空来到荣国府,帮衬着打理着。

只是,这一天,正当她走进大观园的时候,却发现大门未关,然看门的人,却一个未见。因为是贾母的寿诞,所以荣国府这些天张灯结彩着,尤氏见地上是火、天上是灯,出于安全考虑,便特意让丫鬟去传人回话,却不曾想,被派去的小丫鬟,不仅没有叫来传话的人,反而还被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这两个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挑着弊病,便羞激怒了,因回口道:“扯你的臊!我们的事,传不传不与你相干!你不用揭挑我们,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边管家爷们跟前比我们还更会溜呢。什么‘清水下杂面——你吃我也见’的事,各家门,另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我们这边,你们还早些呢!”丫头听了,气白了脸,因说道:“好,好,这话说的好!”一面转身进来回话。

试想,若不是荣国府众奴才平日里便对宁国府如此看待,这两位婆子,又怎么会仅仅喝了一点酒,便敢如此轻视尤氏派去的丫鬟?再者说,俗话说得好:酒后吐真言。或许,此时这两位婆子对尤氏的态度,才是荣国府众奴才、众主子,对宁国府的态度。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何被如此羞辱的尤氏,会仅仅因为探春、袭人二人的安慰,而选择息事宁人?因为聪明的尤氏,在冷静之余,早已体会出了,荣国府众人对她的态度,而这众多的人之中,只怕连贾母以算在内。

第三个细节:贾蓉调戏尤二姐,公然讽刺荣国府。

在贾敬的葬礼之上,贾珍父子二人,背着王熙凤,极力撮合贾琏与尤二姐,这件事的本身,便流露出了他们对荣国府最恶心的恨意。

对于荣国府而言,其最在意的是什么?是“名声”二字,因为名声,贾宝玉差点被老爹贾政活活打死?因为名声,如金钏儿、晴雯这些丫鬟,都走向了死亡。

只是,那个被他们父子二人极力撮合的尤二姐是什么人?她不仅是尤氏的妹妹,更是贾珍父子二人的粉头。

试想,如此一位毫无贞洁而言的轻浮女子,一旦真正成为了贾琏的二房,会给荣国府带来什么?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一旦尤二姐被接纳,荣国府的名声二字,从此会成为京城贵族之中的笑料。

只是,即便如此,在宁国府心中,荣国府的名声就是好的吗?我们不妨看一看,作为宁国府的长子贾蓉,是如何描述荣国府的名声二字。

丫头们忙推他,恨的骂:“短命鬼儿,你一般有老婆、丫头,只和我们闹。知道的说是顽;不知道的人,再遇见那脏心烂肺的、爱多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的那府里谁不知道?谁不背地里嚼舌说咱们这边乱账?”

贾蓉笑道:“各门另户,谁管谁的事?都够使的了。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谁家没风流事,别讨我说出来。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利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凤姑娘那样刚强,瑞叔还想他的账。那一件瞒了我?”

试想,在这一刻,面对着宁国府的丫鬟,作为宁国府未来接班人的贾蓉,可曾对荣国府,有一丝的尊敬?

想来,我们从以上这三个细节中,便不难体会出,在表面看似和谐的宁荣二府中,他们两家的本质关系却离心多日,诚然是面和而心不和。

只是,为何会出现如此局面呢?或许,以下这两点,是导致这一幕出现的关键。

其一、是宁国府深入骨髓的败坏。

宁国府的风气,用“不堪”来形容并不夸张,我们从贾珍与秦可卿这对公媳的丑闻,到贾瑞调戏王熙凤;再到贾珍父子玩弄尤氏姐妹,都能体会出,宁国府在贾珍的带领下,门风已经败坏到了怎样的地步?

或许,也正是因此,荣国府上到贾母这样的当家人,下到喝了酒无视尤氏的婆子,甚至于连宁国府贾珍的鲍妹惜春,都因为这名声二字,狠心要与宁国府划清界限,可见,荣国府众人,对宁国府的门风,厌恶到了何种地步?

只是,作为一家之主的贾珍父子二人,他们自尊心的驱使下,又使得他们看不惯荣国府这样在他们看来表里不一的的假正经,所以,这两家之间,才会互相厌恶,矛盾愈演愈烈。

其二:经济危机,是导致宁荣二府不合的关键。

大家族之间的矛盾,深入根本,我们会发现,终究与利益二字脱不了干系。宁荣二府之间,他们的联系是什么?是昔日的亲兄弟贾演、贾源,只是,到了贾珍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了。

试想,过了三代的亲戚,又还剩多少亲情的羁绊呢?放在现在这样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怕两代的亲戚关系,便变得疏远了。

当然,比这一点更致命的,莫过于宁荣二府的经济危机。

当宁荣二府繁华之时,自然是亲如一家,即便有着些许的不快,也会在繁华的景象之中被无限缩小。

正如荣国府的长房贾赦,对二房贾政的态度一般。

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来临,宁荣二府,其矛盾又会再一次加剧了。试想,为何贾珍父子会如此决断的撮合贾琏与尤二姐?难道他们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更合适玩弄尤氏姐妹的胜地吗?显然不是,这对父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彻底打入荣国府,获取他们的经济情报。

是正如贾赦讨要鸳鸯一般,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二字。

在《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原文还描述了这样一幕情形。

那就是刚刚从惜春房间受气出来的尤氏,想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却被随行的下人阻止了,原因是,随行的下人似乎看见了甄家的几个女子,并看见扛进了几箱物品。

面对这一幕,尤氏是怎样的反应?是诧异,因为此时的甄家,已经被皇上下旨意抄检了。按说,贾家与甄家原本有亲,如今甄家有难,贾府伸出援助之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我们从尤氏的态度之中,却不难发现,对于甄家转移几箱家产到荣国府,他们是一无所知的。

试想,当尤氏回到宁国府,是否会将这一幕,告知贾珍呢?

评论列表

胡梦茵
胡梦茵 1
2025-10-29 05:24
要知道宁国府才是京城贾家八房的房长,宗族祭祀也是在宁国府,当年宁国公贾源荣国公贾演也是宁国公局长,宁国府也是占据宁荣街东边为尊,可是看爵位,贾珍只是三等将军而贾赦还是一等奖军,明显后来荣国府爵位高于宁国府了。其次最重要的其实藏在秦可卿死了尤氏犯了胃疾不能理事,贾珍去到王夫人面前求凤姐帮忙时候那一翻话,他不以贾家论亲戚关系而是开口称呼凤姐大妹妹,又点明小时候大家一起长大,这里面很有故事。根据个人年纪贾珍大了荣国府贾琏贾珠等十来岁,而凤姐同她的贴身丫鬟平儿却是在荣府长大的,那么可以推导出十来岁的贾珍放着自己家不呆却见天跑到荣国府带着一群小萝卜头的弟弟妹妹玩,这是很违和的,且不说大家年纪差巨大根本玩不到一处去,对比后来都是贾珍夫妻在宁国府荟芳园摆酒请荣府以及都是贾琏宝玉等登门宁国府,可知当年贾珍幼时两府地位颠倒贾珍不得不上门巴结的憋屈。甚至大家还记得贾母被螃蟹宴气的第二天借宴请刘姥姥给史湘云还席第三天装病劳师动众的请太医都要动用贾珍,反而贾赦贾政却对贾珍没有这个优势,都🉑知两府虽然同出一脉,但是谁为长谁为尊都有一番计较,特别是当年贾珍曾经附小做低,自然如今对荣府心里自有一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