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宋朝精彩纷呈的6首山水诗,水平不逊色于经典唐诗

精挑细选,分享好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传统诗词文化,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善莫大焉,这些是我发文的动力所在。本文是宋

精挑细选,分享好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传统诗词文化,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善莫大焉,这些是我发文的动力所在。

本文是宋朝山水诗专题,分享宋朝精彩的6首山水诗,这些诗水平不逊色于经典唐诗,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到底是哪6首精彩的山水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第1首 北宋林逋的《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士,有“梅妻鹤子”之自称,这首诗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

此诗写景抒情,明净美丽而轻盈活泼,饱含作者对洞霄宫美景的喜爱,也透露了隐士的孤寂情怀,读来带给人诗意和美感。

第2首 北宋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张先不仅写词优秀,写诗也很精彩,这首就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

当时晏殊知永兴军,征聘张先为通判赴陕。三年后张先又重游长安,其间到在州游览后写了此诗,当时张先已60多岁,但依然精力旺盛,诗兴不减,这首诗水平还挺高。

此诗写秋雨后无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有山、艇、浮萍、僧、桥等景衬托,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第3首 北宋梅尧臣的《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这首五律写景抒情,是作者山水诗代表作之一。

此诗描写了深秋时节山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诗人的愉悦心情,情因景生,景随情移,深现作者对山林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第4首 出自宋朝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晚泊诗,写作者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汹涌、轰然雷鸣,不为风雨和环境所动的神情,表现了作者镇定自若、处之安然的心态。

全诗景中见情,蕴藏作者处事的态度,满是潇洒、安然、恬淡和豁达。

第5首 宋朝赵抃的《次韵孔宪蓬莱阁》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这也是一首山水诗佳作,写景抒情俱佳。

此诗首联描写了蓬莱阁地形的高迥,以及水阁凌空,足当千里快哉风的雄健气势。颔联以濡染大笔绘出大海涵容天地、收纳百川的壮阔怀抱和早潮晚汐变幻的动荡景象。颈联笔锋勾转,点出遥思对方在蓬莱阁放眼千里,胸襟愈觉开阔的情景,自然地接入尾联诗人曾在杭州观钱塘江潮的往事,生动形象,引人遐想。

全诗用语自然流动,画面壮美,格调豪迈,是一首情景交融、诗意盎然的佳作。

第6首 北宋曾巩的《甘露寺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然这是指他的文章,他虽然也写诗,但当时人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善文而拙于诗”,可见他诗写得一般是公认的,但这首诗是个例外。

作者登北固山下的多景楼,凭高远眺,山光水色,风月胜景,尽收眼底。此诗前面写多景楼上所观的壮丽之景,磅礴大气、气势逼人,尾句托物言志,表明作者壮志不减当年,仍有像飞鸿一样高飞远翔的宏伟志向。

全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视野辽阔,确实是作者不可多得的诗之代表作。

宋朝很精彩的6首山水诗分享完了,这些诗确实别具特色,富有诗意和美感,水平不逊色于经典唐诗,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文中这6首诗你曾经读过几首?最欣赏其中的哪首?欢迎分享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