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参观实习时,因为栅格板脱落,6名学生掉入下方正在运行的浮选槽中,通报说是溺亡,其实浮选槽内并不是清水,而是正在翻滚的粘稠矿浆,而且当时设备正在运行,人掉入之后就如同掉入沼泽中,惊慌之下拼命挣扎呼救只会越陷越深,尽管工作人员及时急停设备并紧急救援,但6条鲜活的生命还是被矿浆吞没。。。
安监所督促工厂每年都要进行安全学习,看视频中那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触目惊心,而所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后面基本上都是人祸,相关调查和追责正在进行之中,结果很快就会出来!
而且是51名同学,他们估计是分批参观,说不定后面排队的同学眼睁睁看着6名同学被矿浆吞噬,心理冲击会有多大!
而这6条鲜活的生命,按年龄推算,大三的学生也就是21-22岁左右,他们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985的东北大学,已经到了大三,即将毕业反哺家庭,回馈父母之时,却魂断内蒙古,怎能不让家人哭断肝肠!
看到网上报道,一位遇难学生来自重庆一个山村,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而另一个来自四川达州的农村!
现在正是高考录取季,要考上985的东北大学没有600多分肯定不够的,可以说他们就是妥妥的小镇做题家,他们都是当地高考发榜后的宠儿,当年金榜题名后,亲人的荣耀,乡亲的羡慕,如今却突遭横祸,生命永远消逝,世事是如此无常!
因为我的母校在沈阳,所以对同在沈阳的东北大学也有所了解,东北大学是沈阳最好的大学,校名“东北大学”四个字,就是由少帅张学良亲笔题写的!
我上学的时候,沈阳有所沈阳黄金学院,回家乘火车的时候,经常遇到这所大学的很多老乡,后来沈阳黄金学院整体并入东北大学,这些实习的学生应该就是来自东北大学的黄金学院!
那时候就感到很好奇,什么学院能叫做黄金学院,这个学校含金量太高了,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培养冶炼专业人才的大学,隶属于冶金部,东北的很多学校都是部属大学,我们学校当时就是隶属化工部。
沈阳是出山海关后的东北第一大城市,民国时候叫奉天,是东北军阀张作霖的都城,也是满清还未入关前的首都,满清时候叫盛京!
沈阳可谓清朝的龙兴之地,所以沈阳有很多清朝的皇陵,如北陵和东陵,这个东陵不是东陵大盗孙殿英盗过的慈禧墓,那个东陵在河北,这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的陵墓。
北陵则是皇太极和孝庄皇后—即《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扮演的皇祖母的陵墓,这里现在都是沈阳有名的景点,即北陵公园和东陵公园!
当然在沈阳还有东北军大帅张作霖和少帅张学良统治东北的大帅府,后来也是沈阳有名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上学的时候都去过,红砖碧瓦,庄严肃穆,和北京的故宫有得一拼,所以沈阳是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城市!
在工业方面,沈阳也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三省的第一大城市,很多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都在沈阳,尤其以铁西区为主!
当时我们老校区就在铁西区,九十年代末期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很多工厂都处于停产状态,很多国企开始改制,大批工人被买断工龄,自谋职业。
我们学校的宿舍和食堂与教学楼相隔一段距离,中间是一段繁忙的街区,同学们早晨从宿舍楼穿过这段拥挤的街区走到教学楼上课,中午再走回宿舍区的食堂吃饭,下午再走到教学楼,放学后再走回来,每天周而复始!
不知什么时候,突然这段街区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多做小买卖的人,机灵脑碎的东西都卖,原来都是下岗的职工们在这里自寻就业,做点小买卖糊口。
现在脑海中还记得清清楚楚的一幅画面,一个瘦小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头发已经很久未剪,十分凌乱,他穿着不合身的绿色军大衣,手里拿着几把牙刷,目光浑浊却坚毅,他憨笑着站立在马路旁边,羞涩地向路人兜售着自己的牙刷。
几乎每天路过都能碰到他,和他目光对视之时,他的嘴角总闪过一丝苦笑,然后转瞬即逝!
他会是哪个工厂的技术员或者原来端着铁饭碗的工人,为了生活被迫要在寒风中放下矜持来做买卖?
好像是从大三的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开始,学校也开始组织我们去工厂实习!
说是实习,其实就是参观,记得我们去实习的沈阳一家工厂,好像是一家锻造厂,厂区静悄悄的,厂里早就停工了,车间里根本看不到几个人。
厂里安排的师傅带我们来到一个大型的锻造车间,短视频里做这种锻造的很多,现在都是私人作坊在做,环境很差。

在一个大型的空气锤前面,师傅给我们演示锻造工艺,他手里拿着一个厚铁条,启动设备,机器开始轰鸣,只见这个大锤以很快的速度上下捶打着这个铁条,师傅灵巧的转换着铁条方向,一会儿功夫这个铁条就被捶打成了一块薄薄的铁板了。
我们远远地看着,当时就想,如果手不小心伸进去,岂不要被砸得粉碎。。。
后来去抚顺一家压力容器厂参观,我记得那次去的很早,应该是赶时间,到达车间时天还没亮,这个工厂生意很好,车间里,工人师傅们干得热火朝天,厚铁板被卷成圆柱形,在对接处焊接起来,然后用行车吊到另外一个地方。
在冲压车间,烧红的铁板在万吨冲压机上,冲压成型为圆形封头,然后与前后焊好的筒体再焊接,两头封住成为一个大型的钢制压力容器,这也是我们的专业。
他们操作的设备都是大家伙,重量都很重,需要大型行车吊着运输,危险系数也挺高的,我们当时也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就马上走了。
最后的实习,我所在的小组被安排去了东北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实习了什么现在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住宿的地方,好像是一家招待所。
这里做饭大姐的厨艺很好,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各种小海鲜,各种鱼、各种小菜,这位大姐长相也很端正,脾气很好,我们几个人从来没有吃过海鲜,大姐做的菜真是美味,所以至今记忆犹新!
来到大连必须要去看海,那时候B正在大连主政,立足打造美丽大连!
我们从整天灰蒙蒙的沈阳来到绿草如茵的大连,感觉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度,就像是电视上看到过的某个欧洲城市,实习完了去逛美丽的星海公园,漫步在老虎滩的黄金沙滩上,那湛蓝的海水一望无际,天共一色,看着从海里吊起的大包海带,装入渔船之中,十分的解压。

当然,大连还有足球,那时候正是大连万达称霸甲A的时代,大连全民关注足球,招待所的门卫大叔,穿着西装,脖子上挂着金链子,留个大背头,腿有点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估计以前也是一个人物!
他在门卫室看球赛,我们也凑过去和他一起看,他边看边给我唠,满嘴大连的海蛎子味道,看到门将就喊韩大锤子(韩文海),他说韩就在他家附近,从小看着长大的。
现在想想,当时去了哪个工厂,实习了什么全都忘记了,看来人只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影响深刻!
大连之行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一次实习经历,但是专业方面的学习早就忘的一干二净,却对大连的风景、美食、足球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则删除)
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作者:风中一剑,喜欢码字的工程师,看到啥就想一吐为快,个人见解,胡言乱语,请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