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半岛聚焦丨冷冷冷,青岛有霜冻!不疼不痒,突然失明?降温为何会引起“眼中风”→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本周末北方受冷空气影响将出现明显降温,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气温下降4~6℃,局地降幅超8℃;南方则阴雨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本周末北方受冷空气影响将出现明显降温,东北、华北、黄淮等地气温下降4~6℃,局地降幅超8℃;南方则阴雨频繁,气温持续偏低,西南至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将降至15℃左右,湿凉感突出。

冷冷冷!青岛最低气温将跌至1℃

新一轮冷空气已到,青岛气温最低将跌至1℃左右,伴有霜冻或轻霜冻。

据@青岛气象 预报,1日夜间开始,新一轮冷空气影响青岛市,北风增大,陆地阵风会达到6级,气温集体下降。

2日、3日,全市的最高气温大多只有13℃上下;最低气温下降也很明显,市区的最低气温,2日会降到9℃,3日会进一步降到7℃左右;内陆地区,3日降到1℃左右,并伴有霜冻或轻霜冻。

一起来看最新天气预报↓↓↓

青岛市气象台2日06时发布:

【青岛市区】今天白天,晴到少云,北风3到4级阵风6级,今天夜间,晴到少云,北风3到4级,今天最高气温13℃,最低气温7℃,相对湿度40%-70%。

3日白天到夜间:晴到少云,北风转南风3到4级,8到13℃。

4日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南风3到4级,10到15℃。

【预报各区】今天白天到夜间,晴到少云,内陆有霜冻,北风,海上,5到6级阵风8级,内陆,3到4级阵风6级。

3日白天到夜间:晴到少云,北风转南风3到4级。

4日白天到夜间:晴间多云,南风3到4级。

今明两天,晴冷感日渐加重,赶紧翻出厚衣服,早晚时段一定要及时添衣保暖。

大降温下,“眼中风”患者增多

气温骤降,容易让血管“紧绷”,诱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连眼睛也会“中风”。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院区眼科急诊接连接诊了几例“眼中风”患者。

“不痛不痒,完全没任何征兆,突然就看不见了。”近日,浙江杭州41岁的刘先生(化名)吃完晚饭后看电视,右眼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一家人连忙驱车赶到浙大一院。

完善相关检查后,刘先生被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就是俗称的“眼中风”。考虑到刘先生从发病到确诊不到2小时,眼科立即联系神经内科,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经过积极治疗,目前刘先生的右眼已从无光感恢复到基本能看清。

眼睛为何会“中风”?

若不及时处理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日常该如何预防?↓↓↓

突发“眼中风”,低温是诱因

浙大一院眼科主任医师郦惠燕介绍,“眼中风”指的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部分或全部堵塞,属于一种眼科急症。

视网膜是我们看清东西最重要的一个部位,上面遍布血管,一旦血管被堵塞,血液无法进入视网膜,就会突发视力下降或丧失,并且往往在休息后无法缓解,若不及时救治存在极高的失明风险。

医生表示,在近期的患者中,有人是在早晨起床拉窗帘时突然发现一只眼“看不见了”,还有人是在外出散步后感觉眼前一黑。医生分析,气温骤降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加之天气寒冷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液黏稠度升高,这些因素叠加,诱发了视网膜供血障碍。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及“三高”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以及长期熬夜、吸烟、用眼过度人群。

而上述案例中的刘先生就是血脂偏高,这是影响血管健康的高危因素之一。

90分钟“最佳救治期”,拖延或永久失明

如心梗、脑梗有“黄金救治时间”一样,“眼中风”的救治时间极为有限。因为视网膜缺血缺氧超过90分钟,就可能对视网膜的感光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所以,一旦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黄金救治时间只有90分钟。而一旦拖延时间超过6小时,视力完全恢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缩减。

郦惠燕提到,很多人对“眼中风”的认知存在误区,以为视力突然下降可能是“累着了”,休息一下就会好,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警惕“眼中风”低龄化风险

一名16岁的中学生小王(化名)突然左眼失明,最终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被确诊为“左眼视网膜动脉栓塞”,俗称“眼中风”。

据了解,小王清晨醒来时,突然发现左眼看不见了。起初,他以为是休息不好所致,便未及时就医,而是选择继续休息。然而,这一常见的错误判断让他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当他最终前往医院时,左眼视力已骤降至手动40cm。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犹爱林表示,“眼中风”的最佳抢救时间在发病后的2-6小时之内,小王来院时已远超这个窗口期。

令人困惑的是,此类疾病的高危人群通常是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而小王年仅16岁,为何会罹患此病?进一步检查发现,小王的血脂指标全部偏高。经了解,他平日酷爱炸鸡、可乐等高脂高糖食物,且有熬夜、过度用眼等不良习惯。

“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熬夜、过度用眼则可能引起血管痉挛。多种因素叠加下,年轻人血管也可能发生意外阻塞。”犹爱林分析道。

这些症状需高度警惕

哪些情况可能是“眼中风”,需要及时去医院?

单眼突发的视力下降,视力即刻或几分钟内完全消失,只能看见手指数目或者光感。

视力出现短暂“黑蒙”(即暂时性的视力丧失,一般约1-2分钟),数分钟后可缓解。但反复发作数次后,患者会突然视力严重下降。

出现以上情况,即使视物模糊的症状暂时缓解,也不可犹豫,应立即前往医院。

气温骤降,如何预防“眼中风”?

▶做好保暖防寒

气温下降时要注意头颈部防寒,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寒冷环境会导致血管收缩异常,从颈动脉到眼底微血管的阻塞都可能引起眼部症状。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眼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保持血压、血糖、血脂平稳,有助于减轻血管负担,预防栓塞。

▶调整生活方式

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

不要久蹲、久坐、久卧,多起身活动,以防血流滞缓而引发血管阻塞。

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等。

避免用眼过度,不要熬夜。

▶保持乐观情绪

保持心态平和,防止因情绪激动而致血管突发痉挛,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国家应急广播、浙大一院、科普中国、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