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无极县第六届"校外教育杯"中小学生茶艺大赛的现场,16支决赛队伍的小选手们身着素雅茶服,指尖翻飞间,一片片茶叶在青瓷盖碗中舒展沉浮。这场以"茶润少年心雅韵传文明"为主题的大赛,吸引了全县23所学校的学子同台竞技,将千年茶文化化作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活水之源。

茶艺赛场成为美育课堂。参赛学生需完成烫杯、投茶、注水、分茶等十余道工序,同时回答茶史、茶礼相关知识提问。南流乡中学的选手在奉茶环节双手托举齐眉,向评委行传统鞠躬礼;实验学校代表队用"凤凰三点头"的注水手法,展现对客人的最高敬意。这些细节被纳入评分体系,让礼仪修养与技艺传承深度融合。
文化自信在茶汤中沉淀。大赛特别设置"非遗茶文化"展示环节,学生们通过复原唐代煮茶、宋代点茶等古法技艺,理解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精神内核。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当孩子能说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的典故,比背诵考分更有价值。"这种浸润式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茶香般沁入心脾。

校外教育机构成为传承枢纽。作为主办方的无极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将赛事与日常茶艺社团、非遗研学相结合。获奖队伍将参与"茶文化进社区"活动,把课堂延伸到广润书院等文化场所。这种"赛事引领+常态渗透"的模式,让传统文化教育突破校园围墙,形成可持续的传承生态。
茶艺大赛折射出无极教育的深层变革。在皮革业等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这座千年古县正通过甄氏文化研究、廉颇戍兵遗址保护等工程,构建"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双轮驱动。正如参赛学生冲泡的每一盏清茶,传统文化正在新时代释放出历久弥新的芬芳。

这场飘着茶香的文化盛宴,不仅评选出技艺精湛的茶艺少年,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当稚嫩的手指与古老的茶器相遇,无极县用最中国的味道,滋养着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