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童年富裕症,正悄悄吞噬这一代城市孩子

前阵子一朋友和我聊起孩子秋游的事。老师再三提醒家长别给孩子带太多零花钱,五十、一百就够,可不少家长还是悄悄多塞了几百。理

前阵子一朋友和我聊起孩子秋游的事。

老师再三提醒家长别给孩子带太多零花钱,五十、一百就够,

可不少家长还是悄悄多塞了几百。

理由很现实:万一想买点什么呢?万一跟同学走散了要打车回来呢?

但她们心里还有个没说出口的想法,别的孩子都有钱花,自己孩子可别被比下去。

也许,这就是当下很多家庭富养孩子的出发点。

只是,我们没意识到,这种富养,正悄悄让这一代孩子变得脆弱。

一、什么都不缺,却越来越脆

现在的孩子,穿的用的都讲究最好的,生怕委屈半分。

上学路上家长接送,放学回家爷爷奶奶端水。

很多学生连床都不会铺,袜子都是家人洗的。

我有个学生,平时成绩不错,可有次月考退了十几名,整整一下午没说话。

第二天早上他妈妈打电话来,说孩子一晚上没睡,哭着说是不是没救了。

其实这孩子不笨,只是没经历过输的感觉,一点点挫折就能击垮他。

现在的城市孩子太容易被满足。

他们从小被保护得太好,习惯了想要就能得到,

一旦遇到不如意,就会感到挫败、焦虑、甚至否定自己。

很多人以为孩子脆弱是心理问题,其实没意识到是生活太顺导致的。

二、富养的孩子,容易失去意义感

比尔·盖茨曾说过,他的孩子14岁才拥有手机,

想买东西必须列出愿望清单,不是随便想要就能买到。

他认为,孩子必须亲身经历没钱可花的窘境,才能真正懂得金钱的价值。

反观我们身边,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得来不易毫无概念。

有个同事家的儿子上大学,生活费不够就直接找家里要,

从不思考怎么节省、怎么兼职。

他说得理直气壮:“我爸妈挣钱不就是给我花的吗?”

当孩子不用为任何结果负责,努力就失去了意义。

他们对生活没有目标,对未来也缺乏热情。

看似什么都有,心里却越来越空。

三、爱得太多,也可能伤人

《反脆弱养育》这本书里说,很多中产家庭父母都陷入一个误区:

见不得孩子受苦。

孩子不想写作业,家长帮他写;

孩子和同学有矛盾,家长立刻出面解决;

孩子被批评了,家长先去责怪老师。

父母以为这样是在爱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一个从没经历过失败的孩子,怎么可能学会坚强?

孩子得到的越容易,越感受不到获得的快乐,也就越不懂珍惜。

四、真正的富养,不是拿钱堆砌

其实,钱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用钱替孩子省掉了人生该经历的过程。

当孩子不需要为任何事情负责时,他们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我们那一代人可能吃过苦,所以不想让孩子再受一点委屈。

但事实证明,苦一点的孩子更坚韧,更有动力。

太多父母怕孩子摔跤,却忘了,

有时候,正是摔跤的那一刻,孩子才开始学会走路。

真正的富养,是理智的爱。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一生顺利,而是让他们有能力面对不顺。

在这个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但精神的空虚反而在蔓延。

真正的富养,是让孩子在真实的世界里去爱、去受挫、去成长。

当他能在风雨中挺直腰、笑着前行时,那一刻,他才真的富了。

评论列表

小邓邓
小邓邓 10
2025-11-20 17:00
因为小时候孩子自身需求没那么大,普通家庭小孩也就多点零花钱,玩具零食多买点,家长基本都能满足,就让孩子养成了父母可以提供一切的思想,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需求也就越来越多,开始要穿名牌,攀比电子产品,旅游,,,很多家庭就满足不了了,,就成了孩子眼中穷还要生孩子的家长了[笑着哭]
舞月光
舞月光 6
2025-11-14 12:01
教你们一个绝活,生活上让孩子感觉到轻微的自卑,细心帮孩子树立学习上的优势,他就理解原来自尊是可以通过努力来争取的,努力学习会变成他的内驱力.
王二
王二 5
2025-11-14 09:00
总有老比说条件好,对小孩子不好。按这样的观点,有钱人的孩子早就死了

Xue 回复 水蚂蚁 11-17 17:26
每家家庭条件不一样,消费层次不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结合自己的家庭条件

水蚂蚁 回复 11-17 12:35
你怎么区分溺爱跟疼爱。富人给孩子1000,那也只是人家正常零花钱,穷人就觉得怎么能给孩子这么多,觉得人家是溺爱,其实人家就是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