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什么是发作性高血压?

发作性高血压的核心特点是 “发作性” 和 “波动性” 。发作时,收缩压可突然升至180mmHg甚至200mmHg以上,伴

发作性高血压的核心特点是 “发作性” 和 “波动性” 。发作时,收缩压可突然升至180mmHg甚至200mmHg以上,伴有心悸、头痛、出汗、面色苍白或潮红、焦虑等症状。发作间歇期,血压可完全恢复正常。

它主要分为两大类:

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原因。很多疾病都能导致阵发性血压升高,其中最典型的是: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这是最经典的病因。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肿瘤,会阵发性地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突然急剧升高,伴有典型的“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虽然多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但部分患者也可有血压波动的特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可引起夜间及晨起时血压急剧升高。肾动脉狭窄:肾脏缺血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压升高,有时也可呈波动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高代谢状态和激素水平异常可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波动。原发性高血压的波动状态: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或自身血压调节机制异常,也可能出现较大的血压波动,但通常波动幅度不如继发性原因那样剧烈。

如何确诊?

确诊发作性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尤其是排除或确认各种继发性因素。诊断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侦探”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详细问诊与体格检查

医生会非常仔细地询问您的病史,这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发作模式:什么时候发作?多久发作一次?每次持续多久?诱因:发作前有没有特定诱因?(如情绪激动、弯腰、排便、按压腹部、某些药物等)伴随症状:发作时除了血压高,是否有心悸、大汗、头痛(嗜铬细胞瘤典型三联征)?是否有面色苍白、焦虑、胸痛?个人及家族史:是否有甲状腺、肾脏疾病史?家族中是否有类似患者或内分泌肿瘤史?第二步:常规及初步检查血压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是最重要的无创检查。它可以记录您一天中不同时段(包括发作时和平静时)的血压,客观反映血压的波动规律和整体水平。家庭自测血压:建议在发作时立即测量并记录,同时记录当时的症状和活动状态。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基础检查,了解整体健康状况。甲状腺功能:排除甲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三步:针对继发性病因的特异性检查(重中之重)

如果高度怀疑是继发性因素,尤其是嗜铬细胞瘤,会进行以下检查:

生化检测(定性诊断):血浆游离变肾上腺素类物质 或 24小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这是筛查嗜铬细胞瘤的金标准。在高血压发作期或发作后不久检测,价值最高。如果水平显著升高,则高度提示该病。影像学检查(定位诊断):肾上腺CT/MRI平扫+增强:如果生化检查阳性,首先对肾上腺区域进行高分辨率CT或MRI扫描,寻找肿瘤。全身功能成像:如果肾上腺未发现肿瘤,但生化指标仍高,可能需要做间碘苄胍扫描 或 PET-CT,来寻找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或其他转移灶。其他检查:睡眠监测:如果怀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肾动脉超声/CTA:如果怀疑肾动脉狭窄,需进行血管成像检查。重要提醒及时就医:如果您有发作性高血压的表现,切勿自行用药。首先应去心血管内科或高血压专科就诊。如果怀疑内分泌原因,医生可能会转诊至内分泌科。发作时的处理:如果在家中突然发作,血压极高并伴有严重不适,应立即休息、保持镇静,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而不是等待它自行缓解。病因治疗是关键: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治疗原发病(如手术切除肿瘤、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等)后,高血压很可能被治愈或极大改善。而单纯使用降压药效果可能不佳,且无法根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