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CBA尚未鸣哨,体测战场已掀起滔天巨浪!11月27日,CBA官方公布的体测结果:北控核心沈梓捷、广州潜力中锋徐昕、深圳"双老"李慕豪与周鹏、新疆新星冯傲、广厦射手赵岩昊等人赫然出现在30人未通过名单中,而首次推行的"末位淘汰制"更让这场风波雪上加霜。

名将落马的原因各有隐情,36岁的周鹏处境最令人唏嘘,这位身兼深圳队球员与前主教练的老将,在力量方面完全达标,但三分投篮测试中马失前蹄。同为深圳队的李慕豪与北控的沈梓捷,则暴露了内线球员的通病,下肢力量不足,此次体测的深蹲、折返跑项目恰好击中软肋。

年轻球员的表现同样出人意料,广州22岁中锋徐昕据说是深蹲测试成绩不好,下肢力量与柔韧性的不足让他成绩较低;新疆19岁新星冯傲虽天赋出众,但五角投篮项目连基础的25次出手都没满足;广厦的赵岩昊则受此前伤病影响,未能复刻全运会高光表现。

比名单更具争议的是新规"末位淘汰制"。不同于以往的固定及格线,本次体测直接将后10%球员划入补测范围,补测需达到首测前90%的最低分,且三次补测机会均需自费,未通过者将停赛至常规赛第15轮。这一规则引发争论,尤其像沈梓捷、周鹏这样的老将,在刚刚结束的全运会中都有不错的表现,说明他们拥有不错的竞技状态,但体测却通不过。

事实上,体测的初衷本是倒逼球员保持状态。本次排名前10%的30名球员获得免测资格,体现了"奖优罚劣"的改革思路。但球迷更期待差异化考核:内线与外线采用不同标准,老将适当放宽耐力要求,年轻球员强化基础测试。毕竟球迷想看的是沈梓捷的飞天封盖和空中接力、周鹏的关键三分,而非全是体测数据的比拼。
据说,在俱乐部杯赛前会组织第一次补测,大概在12月1日、2日,希望这些未通过的球员能顺利通过,赶上俱乐部杯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