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徐悲鸿诞辰130周年 | “艺风徐来 花开有声——吴冠南师生走进悲鸿故里”书画作品展开幕

笔墨之间,精神对话悲鸿故里,艺脉相承10月17日,“艺风徐来 花开有声——吴冠南师生走进悲鸿故里”书画作品展在屺亭街道悲

笔墨之间,精神对话

悲鸿故里,艺脉相承

10月17日,“艺风徐来 花开有声——吴冠南师生走进悲鸿故里”书画作品展在屺亭街道悲鸿故里文化园开幕。

屺亭街道办事处主任施思在致辞时表示, 本次展览既是对徐悲鸿先生的深切缅怀,对其艺术思想与创作实践的重温,更是一场深刻的学术启示与当代回响。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走进悲鸿故里,感受国画魅力、感悟“奔马”精神,在文艺融通、互鉴交流中体悟“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卓越追求。

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毕宝祥说,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必将为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活动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江苏艺术界的交流互鉴,激发更多艺术家以笔墨追随时代,用精品奉献人民。

展览汇聚了吴冠南与其85位学生的91幅精品力作,风貌多元,各具特色。活动中,吴冠南师生将91幅作品全部无偿捐赠给悲鸿故里文化园。

屺亭,是一方底蕴厚重、文脉悠长的沃土,这里有着历史悠久的“桥”文化,“南草塘桥”就是其中之一。该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由花岗石与青石混合砌筑的单孔石拱桥,徐悲鸿先生的父亲徐达章先生曾为其篆书碑额《南草塘桥碑记》。现场,紫砂宾馆董事长王建松向徐悲鸿故居捐赠了《南草塘桥碑记》原碑。

艺术的传承,不仅需要笔墨的传递,更需要精神的共鸣。 在原创情景朗诵《丹青大意浩气存》的深情演绎中,两代艺术家“丹青载道、浩气长存”的精神风骨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10月17日至11月16日

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至美屺亭诚邀大家

亲临现场

感受跨越时代的艺术回响

悲鸿故里文化园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骏马路中桥花苑北侧约190米

编辑:蒋 曦

审核:梅 玲

发布:陈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