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湿笔淡墨描绘秋山秋水,知道他在致敬哪位名家吗

提到清代画家创作的仿古山水画,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感兴趣。先别着急下结论,看看这幅吴阐思画的《仿吴镇山水》,说不定会

提到清代画家创作的仿古山水画,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感兴趣。先别着急下结论,看看这幅吴阐思画的《仿吴镇山水》,说不定会改变你的看法。由于吴镇传世山水画较少,很多人无缘见到。后人临仿他的画作比较少,让人误以为吴镇在元四家中无足轻重。换个角度想想,元代擅画山水的名家还有赵子昂、高克恭、钱选、方方壶、曹知白等人。吴镇可以入选“元四家”,艺术成就不可小觑。

吴镇画山水在用墨上很有特点,他喜欢用湿笔淡墨描绘出山水的层次感、空间感。湿笔淡墨形成丰富的虚实变化,让人体会到清雅幽旷的意境。他喜欢在山水中画渔父,表达隐逸情怀,后人把他的风格称为“渔隐山水”。

吴阐思 仿吴镇山水

仿吴镇山水,一定要体现湿笔特征,吴阐思也不例外。估计他看过吴镇的真迹,这幅仿古山水的构图也很像吴镇。吴阐思在构图上表现出动态的平衡美感。从整体看,画面空间呈现对角呼应之势。前景占据右下角,中远景位于左上角。平湖由远及近划分空间,产生近景实远景虚的视觉效果。

吴阐思把复杂的空间结构简单化,利用留白代表的湖水延伸画中空间。有虚实、有主次、有疏密,在这些变化的加持下烟云流水与两岸青山产生了动与静的对比关系。吴阐思描绘的是自然时空,而不是平面化的空间层次。利用动态平衡,让人觉得画中山水可居可游。

吴阐思 仿吴镇山水 局部

传统山水画构图有个特点,越近的景色越靠近画面下方,越远的景色越接近画面顶部。这样处理,方便展现完整的空间层次。为了让人觉得画中山水生动自然,就需要在笔墨方面下足功夫。都用湿笔淡墨,如何表现空间的远近不同呢?不要急,要相信古代画家的智慧,他们想到了解决办法。

前景是石壁一角,石壁下方延伸一块岸石。岸石上有一座平平无奇的亭子,千万不要忽视。在各种对比关系产生“冲突”的地方,吴阐思布置了“画眼”。亭子即画眼,协调笔墨上的变化。前景中锋用笔,勾皴擦点染等技法轮番运用。随着空间向远方延伸,中锋变为侧锋,适当减少皴法。亭子就是技法发生变化的“临界点”。

吴阐思 仿吴镇山水 局部

吴阐思仿吴镇画风,很重视构图、笔墨上的节奏变化。构图有起承转合,笔墨有干湿浓淡,画面节奏转化为气韵,让人产生向往之情。隐逸生活无拘无束,山中隐士无欲无求,自然山水寂寥幽深。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强调千里江山,处处都有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湿笔淡墨画山水,在视觉上产生清润的美感。画中山水好像一块美玉,让人联想到君子美德。吴阐思的这幅仿古山水,实现了咫尺千里的创作主张。明明尺幅不大,却有千里之遥。

吴阐思 仿吴镇山水 局部

以后再看到清代画家的仿古山水,别着急下结论。有生硬堆砌的临仿者,也有像吴阐思这样带着思考临仿的画家。如果喜欢他的作品,不妨画上一幅,到时候收获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