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月入过万,年底却一分不剩?钱难赚更要省着花!

月入过万却存不下钱?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花钱习惯”上!前几天和几个老友聊天,大家普遍反映一个现象:每月工资扣除社保后到手

月入过万却存不下钱?真正的问题可能出在“花钱习惯”上!

前几天和几个老友聊天,大家普遍反映一个现象:每月工资扣除社保后到手一万多,在小城市里算不错了,平时烟酒不敢买贵的,聚餐也控制在半月一次,可年底一算账,银行卡里还是空空如也。不欠债已经谢天谢地,更别说存款了。

我仔细观察了几个朋友的消费情况:

– 抽烟按一天一包算,中等价位16元,一个月500元左右;

– 喝酒每周小聚一次,花生米配凉菜,人均一百,月均500元;

– 改善伙食吃顿火锅烧烤,半月一次,一次三百多,月均700元;

– 日常用品如牙膏、洗发水等,每月200元足够。

这样算下来,一个成年人基础生活开销每月2000元以内完全可以覆盖。女性虽然不抽烟喝酒,但化妆品和衣服的支出也大致在这个范围。

但如果是有房有车、有家庭的情况呢?

– 小县城房贷每月2000元左右;

– 一辆十五万的车,算上贷款、油费和保险,月均3000元;

– 妻子和孩子的生活教育开支,每月3000元不算多;

– 保险费、物业费、取暖费等杂项,年均6000元,摊下来每月500元。

整体算下来,一个“四有家庭”(有房有车有妻有娃)每月固定支出在8000元左右。按理说,月入过万一年存个五六万并不难,可现实中很多人却一毛不剩。

问题出在哪儿?

不是收入不够,而是“存钱意识”没有建立起来。很多人是一边抱怨没钱,一边又控制不住消费的冲动。工资一发下来,先想着怎么花,而不是怎么存。

我建议他们试试这个方法:

发工资后第一件事,先把计划存的钱转到一个专门账户里。这笔钱不是“可花可不花”,而是“绝对不动”的底线。哪怕这个月只存500、1000,长期坚持下来,效果会惊人。

存钱本质上是一种“反本能”的自律。尤其是在三十岁以后,父母养老、孩子教育、职业不确定性增加,没有存款就像走在钢丝上。

千万不要以为“等收入高了再存”,花钱的欲望永远比收入涨得快。只有把存钱变成像吃饭喝水一样的习惯,才能在不确定的时代里,给自己留一份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