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失守,还想再打3年的泽连斯基,现在面临的头等大事不再是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保命,美国已经给他敲响了丧钟,再不逃命就要被“物理消灭”。

这两天,俄乌战场局势生变,俄军攻入红军城核心区域,乌军再一次被包围,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绞肉机”,俄军表示已拿下红军城,但是乌军坚决否认。
从具体战况来说,俄乌双方应该是在守城战与巷战间摇摆,乌军无法控制这座城市倒是真的,也就是失陷了。
无独有偶的是,特朗普急坏了,立马向普京抛出橄榄枝,通过中间人欧尔班,希望重新安排“特普会”。
此外,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办公室主任对俄媒表示,如果泽连斯基不逃到他其中的一处别墅,圣诞节前他就将被除掉。


那么,为何一座小小的红军城,就让美国彻底乱了阵脚,主动对普京让步呢。
作为顿巴斯中线的“咽喉”,红军城是焦煤核心产区,同时也是乌军阻挡俄军向扎波罗热推进的最后屏障,其战略价值让双方在此投入重兵展开“绞肉机”式血战。
为了一举拿下这里,俄军派出了16万精锐兵力,通过“围三阙一”战术,对乌军防御工事发动了饱和式打击,再以小分队渗透分割;相比之下,乌军仅6万守军,却要面临3倍于己的兵力,在补给线被切断后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乌军试图救援被困部队时,遭俄军无人机全歼,这场失败的救援成为守军士气崩塌的转折点。

面对如此惨烈的战局,泽连斯基的决策却始终与战场现实背道而驰,他既拒绝承认红军城失守的事实,又亲赴前线督战,称决不放弃每一寸土地,喊话西方提供军事支持。
对泽连斯基而言,承认失守就意味着否定长期塑造的“顽强抵抗者”形象,而这正是西方援助的重要支撑。
最为关键的是,红军城的失守,成为压垮西方援乌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泽连斯基从“抗俄英雄”,沦为西方眼中的“麻烦制造者”。

西方对乌援助的退缩早有迹象,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如今美国一手收着欧洲的钱,另一手打着北约的名义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同时还按着泽连斯基的头,逼迫俄乌签署和平协议,说白了就是不想打下去了。
如今就连欧洲也变了,支持特朗普的提议,让俄乌就地停火,以停火线为基础进行谈判,等于是都厌战了。

西方外部援助的缩水以及政治支持的削弱,再加上乌克兰内部矛盾的激化,这些都让泽连斯基陷入危险境地,美方预警他将被暗杀,恐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想让泽连斯基知难而退。
红军城的失守,不仅让乌军顿巴斯防线面临崩溃风险,更彻底打破了西方对乌取胜的幻想,当泽连斯基失去“抗俄棋子”的价值,被抛弃就成为必然结局。
从战场态势到权力格局,所有信号都指向一个残酷现实,泽连斯基的“抗俄剧本”已走到尽头,棋子终将变成弃子。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