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威观广西:桂平远去的烟火气,谁还记得夜市的时代变迁与美食记忆

广西桂平,“细个时”(小时候的意思),最钟意行“百货市”(农贸市场的意思,专指现在的第一农贸市场),因为百货市是一个美食

广西桂平,“细个时”(小时候的意思),最钟意行“百货市”(农贸市场的意思,专指现在的第一农贸市场),因为百货市是一个美食天堂。

尤其在圩日,人民路落斜坡的边上,一溜子有好几个小食摊,记忆最深刻的是“罩葱饼”(炸葱饼)、“胡头糕”(芋头糕),而围绕市场的道旁,大排档和饮食摊一家接一家。各种粉、沙堆、油炸鬼、粽子、豆腐酿、焗骨、煲仔饭等等,曾经温暖和勾引了多少桂平人的胃。

而到了晚上,市场关门,很多饮食店也收摊之后,落斜坡的底部,则变身为一个夜市,摊贩推车带桌椅凳的,在道上车一停,桌椅凳一摆就是一个摊位。螺蛳粉,牛腩,牛杂,炒粉,粥,黄皮酱蘸狗肉等,成为多少人对于桂平美食的记忆!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街的日益繁华,桂贵路通行,人民路打通到北江。百货市夜市也没落了,轮到人民路到北江这一段路底下的啤酒卡拉OK摊红火起来!每天可以看到道旁停满摩托车,底下喧嚣一片!

再过来,随着北江滨江路北江大桥到车排(渡口,浔高路口)铺设好,而那些啤酒卡拉OK摊也不见了,于是,轮到滨江路热闹起来。

与此同时,在新街和桂贵路的延伸下,城建起来了,这些地方人口变多,于是,多处新的夜市也出现了。看着每个夜市都人多生意好,美食也是桂平的特色,可是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离老城最近的步行街,说是步行街,可是却到处停满了各式车辆,拥挤却让人少了几分想逛的欲望。

对于桂平最初的夜市味道,相信很多桂平人都已经模糊了吧?远去的桂平烟火气还有谁记得?其实,差一个夜市来传承记忆和展示。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滨江路的霓虹灯亮起,烧烤摊的喧嚣庞,新式茶饮充斥着大街,威记却总想起百货市斜坡下那盏昏黄的电石灯。

城市在变,味道也在变。新夜市的网红奶茶和芝士榴莲饼固然诱人,可那些蹲在塑料凳上嗦螺蛳、就着路灯猜码的日子,才是桂平人骨子里的江湖。去年在老街转角发现一家坚持用柴火煲仔饭的铺子,老板是当年百货市煲仔饭的学徒,揭开砂锅盖的瞬间,焦香的饭焦味突然撞开了记忆的闸门——原来烟火气从未消失,只是藏在了时光的褶皱里。

或许,桂平该在老城的地界上辟一方"怀旧夜市",让罩葱饼重新在油锅里鼓起金黄泡泡,叫胡头糕的芋香漫过柏油马路。当电动车的警报声取代了昔日猜码的喧闹,至少还有一盏电石灯,能为迷路的旧时光亮着。

那是老桂平人的记忆!只是,已经随着北江水东流不复回了吧?

时代在发展,人也在变,感觉唯一不变的是老城的模样,只是看着它凋敝落寞的样子,还有新建区域的时尚,不禁有些感慨。这种新旧交织的违和感,恰似像威记这般年纪的这代人拧巴的乡愁——既贪恋大城市的舒适,又怀念桂平露天摊档的星河。

或许真正的传承从来不是标本式的复刻。城市像一本不断修订的地方志,每个版本都会遗失几页,又添几行新注。而威记想要做的,不过是记住油锅里第一个冒泡的葱饼,曾经怎样烫痛过某个孩子的期待。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