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说了如何起卦,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讲如何断卦了。
由于历史上易经的流传分为多个派系,所以断卦的方法有很多,这里我们主要讲周易纳甲筮法,因为这种方法具有非常明确的规则,而且可以用我们能够认知的理论去分析和论述,也是目前为止周易断卦使用最多的方法。
周易纳甲筮法据说是从周文王开始的,然后传到周公,接下来是孔子、子夏,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并没有非常知名的易学大师,到了汉代的京房,周易纳甲筮法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三国时期诸葛亮,明朝的刘伯温,据说都是用的纳甲筮法,而且刘伯温还有专门的著作叫《黄金策》,是周易纳甲筮法的经典之作,喜欢的朋友可以买来阅读。

要学习周易纳甲筮法,必须先学习几个基础的工具,一是天干地支,二是五行生克,再加上周易六十四卦,三者结合就形成了周易纳甲筮法。
天干地支相信大家都不算陌生,天干有十,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交叉配对便形成了以六十为周期的甲子记时法。
十天干配十二地支,从甲子开始,天干用完的时候,地支还剩两个,第一轮中戌亥是被轮空的,因为十天是一旬,这两个地支就被称为旬空。
第二轮从甲戌开始,天干用完的时候,申酉是被轮空的,这一旬申酉旬空。
第三轮从甲申开始,天干用完的时候,午未是被轮空的,这一旬午未旬空。
第四轮从甲午开始,天干用完的时候,辰巳是被轮空的,这一旬辰巳旬空。
第五轮从甲辰开始,天干用完的时候,寅卯是被轮空的,这一旬寅卯旬空。
第六轮从甲寅开始,天干用完的时候子丑是被轮空的,这一旬子丑旬空。
这样通过六轮的天干地支组合,就完成了六十一甲子的循环,在古代无论是年月日时都是用天干地支来记录的,比如今天是乙巳年辛巳月壬午日。在周易纳甲筮法中我们用到的天干地支主要就是为了把时间纳入到卜筮体系中。
在古代干支记时是需要自己测算的,非常麻烦。但是现在我们有了非常方便的工具,只需要用一部手机就可以简单的查询出今天的干支计时,这为我们研究周易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