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当下,消费者对其动力和操控性能的质疑声从未停歇。传统观念中,新能源汽车往往被认为在舒适性上有余,但在操控性上稍显不足。然而,领克10 EM-P的出现,正在逐步打破这一固有认知。近期,一场在南京举办的挑战赛中,江苏泰州和南通的车手们驾驶奥迪A6L(四驱)、领克10 EM-P(四驱)以及凯迪拉克CT5(后驱)三款轿车,向坡度达50度的“保罗坡”发起挑战。最终,奥迪A6L和领克10 EM-P成功登顶,而凯迪拉克CT5未能完成挑战。

50度的坡度对任何车辆而言都是极具挑战性的。此次挑战不仅打破了“只有SUV才能爬坡”的传统观念,还直观地展现了四驱车与后驱车在性能上的差异。要成功冲上如此陡峭的山坡,车辆必须具备强劲的动力。领克10 EM-P搭载了领克EM-P智能电混系统,配备了热效率高达47.26%的1.5T Evo全新电混专用引擎以及DHT Evo混动电驱。DHT Evo混动电驱由P1电机、P3电机和3挡变速箱组成,并与后桥P4电机协同工作,最大功率可达390kW,最大扭矩为755N·m,0-100km/h加速时间最快仅需5.1秒。在动力方面,领克10 EM-P完全具备挑战50度“保罗坡”的实力。此外,其CLTC工况亏电油耗低至4.2L/100km,能在日常驾驶中有效降低用车成本。

此次三款车同时挑战50度“保罗坡”,不仅展示了动力差异,还证明了后驱车虽然能满足日常家用需求,但在面对陡坡、坑洼、湿滑等复杂路况时,四驱车更具优势。奥迪A6L的Quattro四驱系统实力强劲,而领克10 EM-P也毫不逊色。其全系标配eAWD智电四驱系统,P4异步电机可以完全解耦,实现空载时“0”拖曳损失,从而降低能耗并提升性能。P4异步电机的介入时间仅为10ms,能够无感切换四驱模式,前后扭矩分配比例为50:50,为车辆提供强大的抓地力,保障车身稳定性。同时,该车支持智能电混、纯电、性能、雪地四种驾驶模式,无论是城市通勤、长途出行,还是在雨雪天气下行驶,都能轻松应对。

领克赛车在TCR国际赛场上屡获殊荣,领克10 EM-P也继承了品牌赛道冠军基因,在底盘调校方面进行了大量优化。该车型基于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采用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架和增强版五连杆独立后悬架,并配备液压可变阻尼悬架技术,兼顾了操控稳定性、舒适性和运动性。凭借领克TCR六年七冠的深厚底蕴,经过赛道级全场景专业调校,其麋鹿测试成绩为83.2km/h,百零制动距离为35.5米,操控极限能力更强,能够做到不打滑、稳过弯、爬坡不虚、轻松脱困。

领克 10 EM-P 在 “保罗坡” 挑战中的表现,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整合与调校能力上的显著提升。传统豪华品牌的优势往往建立在长期的技术积累与品牌溢价上,而中国品牌通过对电混系统、四驱技术与底盘调校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传统优势的快速追赶甚至局部超越。这种超越并非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基于全场景用户需求的系统性优化。未来,随着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这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技术整合能力,将成为中国品牌在全球竞争中最核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