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减负实际是上一种贫富分流器

深圳,任何一所学校门口,下午三点半会有两幅画面同时出现,一个孩子冲出校门大喊着今天没作业,回家包一扔手机,平板电视三件套

深圳,任何一所学校门口,下午三点半会有两幅画面同时出现,

一个孩子冲出校门大喊着今天没作业,回家包一扔手机,平板电视三件套是无缝衔接,

另一个孩子同一时间换上球鞋,

或者进了机器人社团,或者参加辩论训练营,脸上是另一种发光的兴奋。

表面看,两个都快乐,本质上一个在耗时间,一个在积资本。

减下去的是作业,露出来的是差距。

减负呢,不是按下暂停键,而是把谁来为孩子的成长兜底,

这个问题赤裸裸的摆在每一个家庭面前。

很多人还拿一句话当幌子,填鸭式,题海式的战术落伍了。

这句话听着现代洋气,尊重天性,但千万别被这种毒鸡汤蒙了眼啊!

知识的掌握有一个最朴素的规律,重复练习,重复背单词,做题,写作业,弹琴都逃不掉。

我们在学校里老师盯着同学,陪着有节奏,有边界,

现在在家里,爸妈盯不住孩子也容易被诱惑,分走注意力,孩子八点入校,四点放学,看起来在学校时间短了。

回家作业却拖到了十点11点,只是把系统化的训练换成了碎片化的耗时效率呢,不升反降,你说谁轻松啊?

老师减负了,家长没减,孩子更没减,只是换了场地,换了监督人,说白了学校减掉那点儿显性负担。

很多家长嘴上喊着轻松,手里却在不停的买练习册,

报小班,拼内部资料,哪一样不是负担呢?

咱再说这校外培训机构关了一片,培训就能消失吗?

别做梦了,

培训只是从明面转成了暗流,微信群里互通有无,

家长拼班请老师上门,小区活动室里短平快上个课。

实质一个比一个硬核,谁有资源谁有人脉,谁能请得起好老师,谁就能接上这隐性输送,带机构减少了不等于校外辅导被消灭了。

相反,它过滤掉的是愿意花点钱又花不起大钱的那部分,不同家庭让高认知加高收入的人更容易占据优势。

你以为是共同降温?其实是梯度分流,

就像把公共泳池关了,游泳这事儿没消失,反而是家里有恒温泳池的人游得更舒服。

减负实际是上一种贫富分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