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迭代可谓日新月异,整个汽车产业因此经历着深刻的转型。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再仅仅是少数高端品牌的炫技配置,而是加速向更广泛的车型区间渗透。无论是新兴的科技企业还是根基深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都将此视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心,投入巨资竞相角逐。我们普通用户对于车辆智能化水平的期望也水涨船高,渴望体验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在此浪潮推动下,一汽红旗带来了其新力作——红旗天工05。这款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格区间为15.98万元至18.58万元。这样的市场定位,无疑将前沿的驾驶辅助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让更多家庭有机会触及。那么,这款承载着诸多期待的新车,在实际驾驶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究竟如何,它能否在当前竞争已趋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我希望能通过接下来分享的亲身体验,为大家提供一些真实的参考。



初次接触红旗天工05,其外形设计便传递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格调。车头部分采用当前新能源车型常见的一体式封闭造型,一条细长的品牌标志贯穿其间,形成了简洁而独特的视觉符号,使得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旁观者能较快识别其身份。相较于一些纯电动车型在前脸运用过多装饰元素,天工05的设计更显纯粹,视觉感受更为集中。车尾部分,Y字形态的贯穿式尾灯组与经过熏黑处理的后包围结合,为车辆增添了几分动感。尤其在夜间点亮后,灯组的辨识效果突出,容易吸引路人目光。官方数据显示,该车的空气动力学优化使其风阻系数达到了0.208Cd,这一数值对于降低行驶能耗、提升高速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同时也让车辆在行驶中的轮廓线条显得流畅。车身尺寸具体为长度4820mm,轴距达到2900mm,这样的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中上水平,使其在视觉上呈现出修长感。



进入车内,整体座舱氛围营造得颇具水准。最为醒目的是一块15.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触摸屏,它构成了仪表台区域的视觉核心。传统的液晶仪表功能被一套抬头显示系统所取代,行驶中的关键信息,如导航指示、车速以及驾驶辅助状态等,会直接投射于驾驶员前方的挡风玻璃上,方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高效获取信息,视线无需大幅度转移。在材质选用上,中控台面、车门内饰板以及手肘常触及的区域,均覆盖了触感柔软的材料,用料方面比较注重质感,避免了硬塑料带来的廉价感。座椅的内部填充物在柔软度与支撑性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乘坐时身体能感受到一定的包裹感和贴合度,初步体验下来,对于长途驾驶的舒适性有一定保障。



2900mm的轴距为车内空间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一点在后排体现得尤为明显。以身高181cm的体验者为例,在后排落座后,腿部尚有活动余地,头部空间也未感到局促。后备厢的常规容积为479升,能够满足日常出行携带两个标准尺寸行李箱,或放置折叠婴儿车的需求,对于家庭用户的周末购物、短途旅行等场景,这样的储物能力基本够用。一些便利性配置,如后排乘客专用的空调出风口、前排手机无线充电功能以及遍布车内的多个储物格,都体现了设计上的人性化考量,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度。

目前市面上主要能体验到的是天工05的550和750两款后轮驱动车型。其驱动电机能够输出210千瓦的最大功率和317牛·米的峰值扭矩,这样的动力储备在日常驾驶中感受颇为充沛。无论是从静止起步,或是在城市车流中需要迅速变换车道,轻踩加速踏板便能获得敏捷的动力响应,没有丝毫迟滞。尤其在交通信号灯变化或拥堵路况下寻求快速并线时,车辆的提速过程十分果断。官方数据显示750版的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间为6.8秒,550版则为6.9秒,在实际城市驾驶中,偶尔深踩加速,体感上的加速表现与官方数据基本吻合,对于一款面向家庭用户的中型轿车而言,这样的动力性能是相当充足的。并且,在高速公路行驶需要超车时,再次深踩电门,动力输出依旧积极,不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让人在执行超车动作时更添信心。
如果对车辆的动态表现有更高期许,可以关注后续将推出的850版本。据了解,该版本车型的电机最大功率将提升至300千瓦,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5.4秒,最高车速可超过210公里/小时,这些参数预示着它将具备更强的可玩性。虽然尚未有机会亲身体验,但仅从数据层面看,它有望满足一部分追求驾驶乐趣的用户,在周末郊游或山路驰骋时提供不俗的驾控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天工05的动力系统在调校风格上,侧重于输出的渐进与平稳。加速过程呈现出一种线性特征,避免了某些高性能车型突兀的爆发力,使得车内乘员不易产生不适。这种细腻的动力调控,使得无论是新手驾驶,还是家中老人孩童乘坐,都能感受到平稳舒适的驾乘氛围,更容易适应车辆的动态特性。

天工05在底盘悬挂的设定上,展现了其在舒适性与支撑性之间的平衡。它并未刻意营造强烈的运动感,而是更注重行驶的质感与安稳。在城市铺装路面行驶,面对井盖、减速带等常见颠簸时,底盘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化解冲击,传递给车厢的振动不多,没有松散感。在通过高速公路匝道或进行连续转向操作时,车身的姿态控制得体,侧向支撑充足,方向盘的指向性也比较清晰。尽管采用后轮驱动,但车辆动态并不过分活跃,整体驾驶感受稳健。此外,车辆在日常行驶中的隔音降噪表现也值得肯定,高速行驶时,对轮胎噪声和风噪的隔绝处理得当,车内乘员间的交谈无需刻意提高音量。

关于续航能力,天工05当前提供三种电池包规格,对应CLTC工况下550公里、750公里和850公里的续航里程。以个人经验而言,选择中等续航的750公里版本,对于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通勤需求已能很好满足。车辆的实际续航表现与标称值较为接近。若主要用于市区代步,不频繁进行长途旅行,基本上可以实现一周左右充一次电。另外,天工05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针对低温环境进行了优化。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启动车辆,并未观察到续航里程出现大幅衰减,即使在零下几度的清晨,电池预热速度也较快,续航折损相比我之前驾驶过的另一款纯电动SUV要温和不少,这对于身处北方地区或经常经历季节变换的用户来说,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特性。





在科技装备层面,天工05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其宣传的重点之一。根据官方信息,该系统达到了L2.9级别,硬件层面配置了包括多个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在内的共计23个感知元件,并辅以一套惯性导航三目视觉系统,旨在提升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精度。实际演示中,车辆展示了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高速NOA以及全场景泊车辅助等功能。例如,在模拟的复杂城市路况下,当遇到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时,智驾系统的反应称得上迅速,能够提前采取减速避让措施,整个过程平顺自然,不会给车内乘员带来突兀感。对于常在市区、城乡结合部或老旧小区等缺乏高精度地图覆盖区域行驶的用户,其宣称的无图视觉方案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此外,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语音交互系统以及无线CarPlay等数字化功能也悉数配备。车机系统的界面设计直观,操作逻辑相对容易上手,语音助手的识别与响应速度尚可,支持中文指令,方便驾驶员在行车时进行盲操作。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大尺寸全景天窗以及64色车内氛围灯等配置,也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性和座舱的科技氛围。

在深度体验红旗天工05后,对国产纯电动车型的认知确实有了新的层次。它不仅仅是纸面数据亮眼,实际驾驶感受更是扎实可靠,动力响应与乘坐平稳性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在续航表现上,它展现出了贴近实际使用场景的真实性,而补能效率也达到了令人满意的便捷程度,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师团队显然针对国内复杂的道路交通状况及用户习惯,进行了诸多本土化的精心调校与优化。无论是穿梭于拥堵的城市脉络,还是作为家庭多元化出行的座驾,抑或偶尔释放一下对操控乐趣的追求,这款车都能提供恰如其分的驾乘反馈,展现出一种难得的从容与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