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400万债务缠身:谢孟伟的坎,照出网红经济的隐形窟窿

2025年10月中旬,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人民法院的一份执行文书在网络流传。文书标的额210万元,被执行人栏里并列着两个名

2025年10月中旬,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人民法院的一份执行文书在网络流传。文书标的额210万元,被执行人栏里并列着两个名字:谢孟伟、郭珊珊。前者是曾经的"全民嘎子",后者是他的妻子。

这份看似普通的债务执行记录,实际揭开了流量经济体最不愿示人的一角——当公司债务与家庭财产的边界被模糊,当商业扩张建立在熟人担保而非制度约束之上,风险便从会议室蔓延到卧室,从商业清算演变为家庭财产的连带沉没。

这不是孤例。天眼查数据显示,谢孟伟近期新增的被执行人信息总额已超1400万元,涉及北京大兴区、湖南新邵县、河南等多地法院。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债务中不仅有他与妻子的共同债务,还包括与林某某、祖某某等人被恢复执行的500万元案件。

债务清单里每多一个自然人的名字,就意味着风险隔离机制的又一次失效。所有人都在讨论"嘎子变老赖"的道德滑坡,却没人追问:为什么一个年收入曾达数百万的头部主播,会陷入需要多人连带担保、动用民间借贷、最终被法院恢复执行的财务困境?

其实,答案就藏在网红经济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盲区”里:当你的个人品牌被当成公司来经营,当你的家人被拉进生意里,当私人借贷成了扩张的燃料,这种建立在“公司和个人不分家”、融资结构特别脆弱、人设价值被过度透支的商业模式,它的垮掉,就不是偶然,而是系统性风险一定会爆发的结果。

所以,谢孟伟这1400万的债务,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失误,更是整个流量变现模式,在组织结构上,从一开始就有的硬伤,一次集中而彻底的暴露。

20年浮沉:从“童年滤镜”到“债务危机”,谢孟伟的商业冒险第一幕:童年滤镜下的“嘎子”,是资产还是负担?(2004-2015)

对于80、90后来说,谢孟伟这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兵张嘎》里的那个小英雄“嘎子”。2004年剧播出那会儿,他才13岁,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透着股机灵劲儿,把一个抗日小英雄演活了。

那时候的童星可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专业的经纪公司来运作。他们更多是靠作品本身火起来,靠着央视黄金档的反复重播,“嘎子”这个形象,就这么一点点地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集体回忆。可以说,这,就是他后来所有商业变现的“情感银行”本金。

可童星的困境就在这儿:观众的情感投射,是有“保质期”的。谢孟伟长大后想转型,却发现市场留给他的空间少得可怜。说演技派吧,没立起来;走偶像路线吧,又受限于外形。最要命的是,大家对“嘎子”的印象太深了,他演什么都跳不出这个框框,总让人觉得“不对味”。

这种“角色诅咒”,在娱乐圈里并不少见,很多童星都遇到过:你最火的那个角色,成了你职业生涯的天花板,而不是一个跳板。

所以,这段时间谢孟伟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在不断地“透支”他的情感资产,而不是让它增值。偶尔接接影视剧的小配角,上上综艺节目靠“回忆杀”赚点通告费。

这种变现方式有个大问题:每次消费“嘎子”这个形象,都在一点点消耗观众的新鲜感,但他又没能找到新的增长点。情感资本在贬值,收入也越来越少,这给他后来急着在直播行业“捞一笔”埋下了心理伏笔。

第二幕:直播风口下的“狂飙”,如何埋下隐形炸弹?(2020-2024)

直播电商的兴起,给了谢孟伟一个“翻身”的机会。2020年左右,他开始在快手、抖音这些平台尝试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一开始,他的策略就是打“农村牌”和“回忆杀”:拍拍乡村生活,跟老人互动,偶尔提一提“嘎子”的那些事。这套组合拳很快就见效了,快手粉丝一度冲破千万,一场直播的销售额(GMV)都能做到二三十万。

但流量带来的,不光是钱,更是一种“想做大”的冲动。天眼查显示,谢孟伟名下至少关联了三家公司,像北京嘎哈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南自游自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等。他不是股东,就是财务负责人。这些公司成立的时间点,正好是2021到2023年,直播电商最火爆的那几年。

从一个人单干到开公司、建团队,这本来是做生意的必经之路。可问题是,这种扩张,在组织架构上却停在了“半吊子”的状态——有公司的壳子,却没有现代企业该有的规矩和约束。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公司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己人。妻子郭珊珊不光在视频里露脸,还深度参与公司运营,结果就是好几笔债务,她都成了共同被执行人。而执行文书里出现的林某某、祖某某这些名字,也暗示着这个生意圈子,是靠着熟人间的信任在维系,而不是靠正规的合同和股权结构。

这种模式,一开始沟通起来确实快,效率也高。但一旦出现财务危机,所有人都会被拖下水——法律可不讲情面,只认白纸黑字的签字和担保。

更深层的风险,藏在他的融资方式里。2025年7月的执行信息显示,谢孟伟因为民间借贷纠纷,被强制执行了171万多。这“民间借贷”四个字,其实揭露了一个流量经济体不愿面对的真相:当生意想做大,需要钱的时候,正规银行的大门,他们往往敲不开。

没有固定的资产抵押,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想从银行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唯一的办法是什么?就是向民间资本开口,用高利息换时间,用自己的个人信用做担保。

这种融资方式的致命缺陷是,它本质上是用“短期快钱”去支撑“长期生意”,一旦现金流稍有波动,那些到期的债务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第三幕:警服事件引爆危机,1400万债务如何压垮骆驼?(2025年9-10月)

崩塌,来得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快。2025年9月17日,谢孟伟因为在直播里穿着人民警察制服,被云南警方行政拘留了七天。这事儿看起来只是个小小的违规,但实际上,它成了他商业信誉彻底崩塌的导火索。

这七天拘留,直接损失是能算出来的:至少三场直播停了,保守估计60到90万的销售额没了,更严重的是,直播间的算法权重下降,粉丝活跃度也跟着掉了。但更深层的伤害是,这次事件彻底撕碎了“嘎子”人设最后那层“情怀滤镜”——当年抗日小英雄,现在为了带货竟然穿上警服,这种巨大的反差,在网上引发的不是同情,而是铺天盖地的嘲讽。

10月4日,谢孟伟发了个道歉视频,说“我回来了”。可他话音刚落,10月中旬法院的执行信息就接二连三地来了:和妻子一起被执行210万,还有一笔500万的案子被“恢复执行”。再加上之前7月的171万和8月的524万,债务总额一下就突破了1400万。

这个时间上的巧合,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舆论场,道歉或许能换来一些原谅;但在法律面前,清算只认借条,不看你有多后悔,只看你有没有能力还钱,不看你态度有多诚恳。

更要命的是,他的“赚钱通道”彻底被堵死了。抖音账号在解封后的七天里,掉了将近700万粉丝,快手账号也流失了6.3万。这种掉粉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取消关注,而是信任彻底崩塌后,粉丝们的集体“大逃亡”。

当“嘎子”从大家心中的情怀符号,变成了一个负面笑话,他身上的流量商业价值,瞬间就归零了。一个失去流量的主播,就像一个失去舞台的演员,所有的还债计划,都成了空谈——1400万的债务,如果还想靠直播带货来还,就算按之前一场20到30万的销售额来算,那也得连播70场,而且还得全是净利润。可问题是,账号被封了,粉丝都走了,这个“假设”本身,就已经不成立了。

1400万债务背后:流量江湖的三个“致命伤”1. 公司和个人“不分家”,风险怎会不蔓延?

法律上有一个专业的说法,叫“法人人格混同”。听起来有点绕口,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和股东之间的钱、业务、甚至人,都混在了一起,分不清谁是谁的了。

这样一来,公司独立的法律地位就没了,债主就可以直接找股东要钱,还可能要你连带赔偿。谢孟伟的债务清单,就是这种现象最典型的例子。

邵阳法院那份210万的执行书上,谢孟伟和他妻子郭珊珊的名字是并列的。这可不是简单的“分担债务”,而是法律上说的“夫妻共同财产连坐”。咱们《民法典》里有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为了家庭日常开销借的钱,算是夫妻共同债务。可问题是,这笔钱到底是“家庭日常”还是“做生意”的呢?当妻子深度参与公司运营,家庭收入又跟公司收益绑得那么紧,这条界限本身就模糊不清了。

更让人警惕的是北京大兴法院那笔500万的“恢复执行”案。被执行人里,除了谢孟伟夫妻,还有林某某、祖某某这些朋友。这么多人一起被执行,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在最开始借钱或者担保的时候,这些自然人之间,就已经形成了“连带责任”的关系。

这种模式在民间借贷里特别常见:借钱的人拿不出足够的抵押物,就会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来做担保,大家都在借条上签字画押。这套逻辑,在熟人社会里可能叫“讲义气”,但在法律框架下,它就叫“风险共担”——一旦主要借款人还不上钱,所有担保人,都要跟着承担还钱的责任。

这里面暴露的核心问题是:网红经济体在组织结构上,还停留在“家族作坊”的阶段,却在做着“公司级别”的生意扩张。他们有公司的执照,却没有公司财务上的独立性;有股东的身份,却没有股权结构带来的风险隔离;有团队的规模,却还是靠熟人关系来“背书”。

这种错位带来的后果就是,一旦商业风险来了,法律就会直接把风险从公司层面,穿透到个人和家庭层面,让所有的参与者,都为这种制度上的“空缺”付出沉重代价。

2. 拿“短钱”做“长生意”,这豪赌能赢吗?

那笔171万的民间借贷纠纷,是整个债务链条里特别有代表性的一笔。民间借贷,在中国法律下虽然不违法,但它的风险特征决定了它就是一把双刃剑:用起来灵活、速度快,但利息高、期限短,一旦违约,代价特别大。

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头部主播,为什么还需要去民间借贷呢?答案藏在直播生意的现金流特征里。表面上看,一场直播的销售额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实际到手能赚多少钱呢?要经过平台抽成、供应链分成、团队开销、退货等等层层扣减,最后可能只剩下利润的10%到20%。更要命的是“账期”问题:很多商品的钱,得等到买家确认收货15到30天后才能结清。这就意味着,主播需要先自己垫付一笔不小的流动资金。

当生意扩张的速度,超出了手头现金的积累速度时,借钱就成了“必须品”。但正规银行对网红主播的风险控制标准非常严格:你没有固定资产可以抵押,没有稳定的企业信用记录,收入波动又大又难预测,这些都让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批下来。

那唯一的出路是什么?就是民间借贷:找熟人、找私人投资人,找那些愿意“赌一把”的资本,用高利息来换取短期的周转资金,用自己的个人信用做担保。这种融资方式的致命缺陷在于,它本质上是用“短期的钱”去支撑“长期的商业变现”。一旦现金流稍有波动,到期的债务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爆炸。

7月的171万、8月的524万、10月的710万,这种密集的执行节奏,其实就在暗示我们:谢孟伟的债务危机,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多笔短期借款集中到期后,一系列的系统性违约。

而“恢复执行”这四个字,它背后藏着的故事更残酷。这意思就是,这笔债之前已经走过法律程序了,可能因为谢孟伟还了一部分,或者双方达成了和解,暂时停了。但最后,他没能按约定继续还钱,法院只好再次启动强制执行。这已经是第二次违约了,也是对信用的“最后一击”——第一次违约,也许还能争取债主的理解,但当“恢复执行”这四个字白纸黑字地出现在文书上,就意味着所有能缓冲、能商量的余地,都彻底没了。

3. “人设”过度透支,信任崩塌后还能卖什么?

网红经济最核心的逻辑,就是把一个人的影响力,变成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而这套模式能成立的前提,就是观众对你的信任。“嘎子”这个IP,对谢孟伟来说,既是他最大的财富,也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童年滤镜带来的那份“情感红利”,是真实存在的。很多粉丝关注谢孟伟,并不是因为他带的货有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嘎子”这个形象,勾起了他们童年的回忆。这种情感上的连接,在早期确实能迅速转化为流量和销量。可问题是,这份信任,本质上是被“预支”的——观众买单的,不是你的商品有多好,而是他们对童年情怀的那份情结。

警服事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穿着制服直播带货,这不仅违反了《人民警察法》,更深层地刺痛了公众的道德底线。当年那个抗日小英雄,如今为了赚钱,竟然消费公权力象征,这种巨大的反差,在网上引发的不是同情,而是集体的“幻灭”。

七天内掉粉700万,这速度比任何一次股市崩盘都快,因为取消关注的不是冰冷的算法,而是凉透了的人心。

对网红来说,“人设”崩塌的后果,可比普通公司的品牌危机要致命得多。一个消费品公司出了质量问题,还可以通过召回、赔偿、重塑供应链来挽回信任;但网红的商业价值,完全是建立在个人魅力和信任关系上的。一旦人设崩了,整个赚钱的体系,瞬间就归零了。

账号可以解封,但粉丝不会再回来;直播可以继续,但销售额(GMV)也回不去了。当“嘎子”从情怀的象征,变成了一个负面笑话,谢孟伟失去的,不光是流量,更是他偿还那1400万债务的唯一手段。

这三个“致命伤”——公司个人不分家、过度依赖民间借贷、人设过度透支——它们共同构成了谢孟伟债务危机的完整“病理报告”。任何一个单独出现,可能还有办法应对。但当这三重风险叠加起来,当组织结构缺陷、融资结构脆弱、信任崩塌同时被引爆,整个商业体系的崩溃,就不是什么意外,而是板上钉钉的必然了。

网红经济的“通病”:为什么流量越大,摔得越惨?为什么流量越大,反而越容易“翻车”?

大家都在讨论谢孟伟的道德问题,可没人追问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网红主播在做生意的时候,总是反复掉进同一个坑里?从早期的电商主播偷税漏税,到最近MCN机构的债务纠纷,再到如今谢孟伟这1400万的执行案,这些看起来不相干的事,背后其实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困境——网红经济的组织模式,还停留在“半公司制”的状态。它既享受不到个体户的灵活,也建不起现代企业该有的风险“防火墙”。

这个陷阱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当你一个人通过发内容,慢慢积累起流量后,最开始赚钱,那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钱直接进自己口袋,成本可控,风险也能承受。但当流量大到一定程度,赚钱的需要,就一定会逼着你“升级”——你需要团队来拍视频、剪辑,需要对接供应链,需要专业的法务和财务支持。于是,你注册了公司,招了员工,搭起了架子。

可这种升级,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有了公司的执照,却没有建立现代企业该有的财务独立性;有了股东的身份,却还是让家人占据核心岗位;有了做大的野心,却依赖民间借贷,而不是正规的股权融资或银行贷款。

结果呢,就是一种“四不像”的畸形结构:在法律责任上,公司欠的债可以直接算到个人和家庭头上;在融资能力上,拿不到正规银行的信用支持;在风险控制上,又缺少独立的董事会、审计机制、合规部门这些制度约束。

这种组织模式,在风调雨顺的时候,确实能跑得很快,因为决策链短,执行效率高。可一旦遇到逆风,所有的风险就会像海水倒灌一样,一下子涌进来,让所有参与者,都为这种制度上的“空缺”付出代价。

回望19世纪:欧洲家族企业的“血泪教训”,今天还适用吗?

这种困境,在商业史上可不是头一回出现。想想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那会儿,很多家族作坊要转型成现代企业,也经历过类似的“阵痛”。

那些成功转型的企业,核心都做对了一件事: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引入外部的股东和专业的经理人,用规章制度而不是血缘关系,来约束商业行为。

而那些没能转型的家族企业呢?典型的特征就是家长一个人说了算、家产和公司财产混着、过度依赖熟人借钱,最后往往在一次经济危机或者市场波动中,就彻底垮掉了。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例子,是因为欧洲家族企业和咱们今天的网红经济体,面对的是同一个组织管理难题:如何在保持灵活的同时,又能建立起风险隔离的机制?200年前的答案是股份制公司这种制度创新,通过公司财产独立、有限责任、股权分散,来切割风险。但今天的网红经济体,似乎还停留在前工业时代的“作坊模式”,靠着人情、信任、个人魅力来维系商业关系,而不是靠合同、制度和公司治理。

但两者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时代背景:19世纪的企业家有足够的时间去试错,市场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制度可以慢慢完善。可今天的网红经济体呢?它处在一个流量红利快速消失、平台规则三天两头变、舆论监督又特别敏感的环境里。在这里,犯错的成本极高,一次失误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这种时代压力,反而让很多创作者选择了短期的做法:赶紧赚钱、能捞一笔是一笔,根本顾不上长远的制度建设。这种选择,从个人角度看或许能理解,但在结果上,却恰恰加速了风险的积累和爆发。

不是网红“不懂”,是这套玩法天生就有“BUG”

很多人可能会说,谢孟伟的问题,就是他不懂怎么做生意,不懂风险控制。但这种说法,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真正的问题不是他个人的能力不足,而是整个网红经济的组织模式,从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跟它所要承担的风险规模,严重地“不匹配”。

表面上看,谢孟伟缺的是财务规划能力、法律意识、供应链管理经验。但这些能力缺失的背后,藏着一个更深的悖论:流量变现的速度,远远超出了组织能力积累的速度。一个普通人,可能用三个月就从“素人”变成了百万粉丝的博主,半年内收入就能突破几百万。可要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公司管理体系、财务风控机制、法律合规流程,即使是成熟的大公司,也需要好几年时间。

这种“时间差”,导致大量的网红在做生意初期,就陷入了一种危险状态:有了企业级的收入规模,却只有个体户级别的管理能力;有了公司级别的债务风险,却只有家庭作坊级别的抗风险能力。

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突然被要求开着一辆重型卡车上高速公路。不是他不想慢慢学开车技术,而是流量红利的“窗口期”不允许他慢慢来,市场竞争的压力逼着他必须立刻上路。结果就是,大量的网红在高速扩张中埋下隐患,然后在市场波动中,一个接一个地“翻车”。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网红经济的商业模式,本身就建立在一个特别脆弱的假设之上:个人品牌的价值可以无限放大,粉丝的信任可以无限透支。这个假设在流量红利期是成立的,但一旦进入“存量竞争”,一旦发生信任危机,整个商业逻辑就会瞬间崩塌。

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谢孟伟的复购率和粉丝粘性数据虽然没公开,但从他需要靠民间借贷来维持现金流这一点来看,他的商业模式本身,持续性就很有问题。如果带货利润足够覆盖运营成本,如果粉丝忠诚度足够支撑长期变现,就不会出现需要借高利贷、多人担保,最后还集中违约的局面。

未来的路怎么走?给网红经济的三个“生存忠告”

根据现在的市场情况和监管趋势,我们可以做一个相对明确的判断:到2026年底之前,像谢孟伟这种“半公司制”模式的网红创业者,至少有60%以上,会遇到不同程度的财务困难或者法律风险。这个判断有三个依据:

第一,流量红利已经到头了,各大平台获取新粉丝的成本一直在涨,靠“自然流量”就能赚钱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

第二,税务监管、内容审核、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些法律法规,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一旦违规,代价会成倍地增加;

第三,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民间借贷的违约率会明显提高,资金链紧张会成为常态。

那网红经济体,到底该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答案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而是在组织结构上,来一次系统性的“升级”。具体来说,有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一定要把个人和公司的财产分开。

创作者需要把个人账户、家庭账户、公司账户这三个账目分得清清楚楚,不能混淆。具体怎么操作呢?可以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明确股权结构,引入外部的股东或者投资机构,用“股权融资”来代替“借债”。

这一步的核心,就是用法律制度来建立一道风险防火墙,确保就算公司破产了,个人和家庭的财产也能得到保护。预计完成这个法律架构调整,大概需要6到12个月,成本在50万到100万之间,但它能有效降低个人70%以上的债务风险。

第二步,重新搭建融资结构。

彻底告别对民间借贷的依赖,转向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股权投资。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建立规范的财务报表、税务合规记录,以及一份有说服力的商业计划书,用真实的数据去打动投资方。

具体操作上,可以先从“供应链金融”入手,利用平台或者品牌方给的授信额度,解决短期的资金周转问题;中期可以通过Pre-A轮或A轮融资,引入专业的投资机构;长期来看,则需要培养良好的银行信用记录,逐步获得低利息的贷款资格。

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把高风险、高成本的民间资本,换成低风险、低成本的正规资本,预计能把融资成本从年化15%到24%,降低到8%以内,直接提升20%到30%的净利润率。

第三步,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

网红本人就应该把精力放在内容创作和个人品牌打造上,而把财务、法务、供应链、人力资源这些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团队来打理,或者直接聘请职业经理人。

评论列表

混在ゼ界末Θ
混在ゼ界末Θ 64
2025-10-15 08:50
网红经济的核心就是骗,都是平台资本下的玩物,
用户10xxx36
用户10xxx36 54
2025-10-15 07:34
你们拿嘎子当童年,嘎子拿你们当龟田
草上飞飞
草上飞飞 54
2025-10-15 04:40
他自己说的,嘎子有难,八方点赞
用户10xxx36
用户10xxx36 36
2025-10-15 08:33
他自己太飘,看过他几场直播,各种臭显摆,那种不学无术的张狂劲挺恶心

用户10xxx94 回复 10-21 12:27
招笑,拿警服直播你搁这扯没文化

我最本色 回复 用户10xxx94 10-21 23:44
墨菲如你 缺了道德

一只爱游泳的鱼
一只爱游泳的鱼 32
2025-10-15 14:32
谢孟伟演的电视版小兵张嘎是最令人恶心的角色,电影版张嘎有灵气,可爱,英俊。谢孟伟演的张嘎像二流子,匪气十足,以前一看到他就转台!!!
这紫色的眼影是让人打的
这紫色的眼影是让人打的 30
2025-10-15 08:34
嘎子!叔跟你说!你别不听!你如果不听叔的肯定吃亏!叔对你是好心的!

阿寳(︶ε︶メ) 回复 10-15 12:08
叔说的话含金量正在升高[鼓掌]

用户14xxx81
用户14xxx81 23
2025-10-15 08:31
不炒作没几个人认识你
狐狸在寻墨棋
狐狸在寻墨棋 20
2025-10-17 05:04
拍戏去了,从小就没好好读书,文化知识不够本来也没什么,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也行,他要找个专业律师咨询一下,就知道哪种公司最适合自己,就像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怎么操作我是不太清楚,但还是知道一点,公司宣布破产的话,个人财产不需要清算,只需要清算公司资产,“有限”两个字就是重点,明白了吧?个人公司又不一样了,除了公司资产,他的个人所有资产都会被用来抵债,不够的他就背上了[抠鼻]
秦时明月
秦时明月 17
2025-10-15 08:13
丑陋之人不都这玩意吗,越丑越折腾的没底线
一介山野村夫
一介山野村夫 16
2025-10-15 07:06
从财务,企业管理角度上来说了,深度解析[点赞]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10-16 00:26
李亚鹏离婚,大概也是为了债务问题!!!

用户10xxx96 回复 10-15 11:38
所以他自己还是有钱的

Diserpiero-
Diserpiero- 14
2025-10-15 05:42
嘎子变嘎啦
逆天 逍遥子
逆天 逍遥子 14
2025-10-15 08:18
没文化真可怕

逆天 逍遥子 回复 10-15 19:41
有文化敢穿警服?

逆天 逍遥子 回复 10-15 19:42
文盲等于法盲,法盲等于流氓。归根结底还是没文化惹的祸。

用户66xxx82
用户66xxx82 13
2025-10-15 07:57
普天同乐![点赞][点赞]中午除恶了
嘟じó♥の嘟
嘟じó♥の嘟 11
2025-10-15 07:54
卧槽,这边文章巴拉巴拉写了一大堆,真能说啊,现在uc里这样大文章不多了

幻影 回复 10-18 15:36
ai拼凑的

用户18xxx56
用户18xxx56 11
2025-10-15 08:02
好文,在商言商,网红经济想企业化,很多网红个人是缺乏财务和企业知识的,要么学,要么买,起码的隔离风险能力要有,不然大家眼里的空手套白狼的网红,最后破产了,多离谱。
黑山妖
黑山妖 10
2025-10-15 08:58
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你特么睁眼说瞎话[点赞]
紅苹果手游
紅苹果手游 9
2025-10-15 22:17
嘎子少说赚了几个太阳 千把万对他而言小意思 北京他几套别墅的
MrYoung
MrYoung 9
2025-10-18 16:14
网红经济是什么经济?这也配跟经济这个词放一起?经济,经世济民,无关民生的都是生意而已。
秋秋
秋秋 7
2025-10-20 10:11
只能说人飘了……有损国家职能部门形象的话和关乎国家的敏感话题都要谨慎一句话不对就是万劫不复………这些带了的影响比你卖了一个假货还要严重[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这也反应他背后的团队很业余[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滑稽笑]
一缕阳光
一缕阳光 6
2025-10-16 04:31
潘嘎之交
用户36xxx34
用户36xxx34 6
2025-10-15 22:52
嘎子你把握不住[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大祭司
大祭司 6
2025-10-16 17:42
去偷几只狗来卖给嘎丝不就行了,再不行就再卖点假酒,嘎丝们狗肉配假酒,越吃越上头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5
2025-10-15 15:44
他就是个嘚儿,从来就不待见他
俯视东方
俯视东方 5
2025-10-18 17:42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123
123 4
2025-10-16 00:58
那会大大的眼睛?我看你是白内障
军哥
军哥 4
2025-10-15 08:18
他太狂了,到哪都是嘎家军
用户90xxx73
用户90xxx73 4
2025-10-15 07:58
嘎子把你当龟田的时候可没有可怜你
用户12xxx18
用户12xxx18 4
2025-10-15 07:55
自己嘎了自己,能怪谁啊
qaz626028682
qaz626028682 4
2025-10-16 19:59
哈哈,好死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4
2025-10-17 17:38
国家关闭贷款业务,就可以禁止发生所有事情了
帝印决
帝印决 3
2025-10-15 14:54
真的没钱了,他还有这心思在网上发言,真没钱早就去找其他出路了
亖亖
亖亖 3
2025-10-15 11:15
他没赚钱还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开播带货?信他的都是家人啊
用户14xxx64
用户14xxx64 3
2025-10-15 11:54
嘎子和嘎了虽然只差了一点,但是区别很大哦。
弗兰克
弗兰克 3
2025-10-17 00:24
做网红生意想要长久之计,责任有限公司必不可少的[笑着哭]
~傻傻地爱~
~傻傻地爱~ 3
2025-10-16 15:43
没离婚证明还是有钱人[笑着哭]
直来直去
直来直去 3
2025-10-17 11:45
他长大太作了,我们高看他一眼,只为当年的抗日小英雄嘎子,而他把我们当煞笔,给我们耍明星大牌。。。。。他在自我毁灭的路上
用户45xxx40
用户45xxx40 3
2025-10-17 11:19
这个人智商堪忧
海王星
海王星 3
2025-10-17 21:12
这人是谁?干啥的?很出名吗
後知後觉
後知後觉 3
2025-10-17 11:44
盲流子地赖子,直播卖点假货,连唬带骗的,垃圾
SGU
SGU 2
2025-10-15 12:42
技术又菜又爱玩
山下
山下 2
2025-10-15 09:53
他没挣到钱还欠债了?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2
2025-10-15 09:19
嘎子卖假洋酒,高价卖5年前的淘汰手机,应该挣不少啊
木头
木头 2
2025-10-15 12:41
难怪开始很飘,结果被打才老实!
笨笨猫
笨笨猫 2
2025-10-15 17:07
一个带货的,自己借这么多钱?看来是被坑了。
彼时年少轻狂
彼时年少轻狂 2
2025-10-16 02:02
让你不听你潘叔的
誓杀五虎
誓杀五虎 2
2025-10-16 12:29
老铁666,刷个华子[doge][doge]
暖心的人
暖心的人 2
2025-10-16 17:32
这好几年了?难道一点积蓄没有?不是说挺赚钱的嘛?
力拓够了
力拓够了 2
2025-10-16 08:41
嘎家军:1400万算个球,嘎家军那些脑残帮嘎子搞定。
郑雄少
郑雄少 2
2025-10-15 12:42
没有办法呀,自作孽不可活啊[打脸]
洋葱头
洋葱头 2
2025-10-17 09:23
嘎子,不是潘叔我说你,互联网水深着呢
哈哈
哈哈 2
2025-10-15 15:03
小时候很憨厚的面容,长大了面相越来越奸相
用户10xxx09
用户10xxx09 2
2025-10-15 12:52
普天同庆
mt 蛇
mt 蛇 2
2025-10-16 17:00
五行缺财,压不住。
打呼噜的狮子
打呼噜的狮子 2
2025-10-16 10:13
[点赞]
队长别开枪
队长别开枪 2
2025-10-19 08:37
潘子这里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用户10xxx53
用户10xxx53 2
2025-10-20 15:08
这是和嗄了一个头脑,脑残一个
如果可以的话
如果可以的话 2
2025-10-19 16:00
智商和情商跟财富不匹配,自然会回流走
CHINA老炮儿
CHINA老炮儿 2
2025-10-19 23:12
这傻子网络🛜这些年全白折腾了😂……
水手爱德蒙
水手爱德蒙 2
2025-10-20 08:47
潘子:嘎子听叔一句劝,穿警服卖假酒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得瑟]
短剧先锋
短剧先锋 2
2025-10-15 13:27
讲真,小时候看他他演的嘎子立马换台,太恶心了,既尴尬又拉低智商。
用户90xxx21
用户90xxx21 1
2025-10-15 09:41
成立公司时候就没搞对,追责变公司,责任有限就好说了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1
2025-10-16 02:00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长傻了。看见就够了。
不再重来
不再重来 1
2025-10-16 15:13
嘎子几百万家底是有的吧。
西瓜群众想点评
西瓜群众想点评 1
2025-10-16 16:40
[微笑]作茧自缚[狗头]玩火自焚自作自受[开怀大笑]亡命之徒实[拍手]在是不可理喻[静静吃瓜]
我非狂战
我非狂战 1
2025-10-15 23:45
就最开始打响的知名度,好好带货,够用了,结果又飘又假…
shi赫
shi赫 1
2025-10-16 01:05
你这个猪脑什么不好玩你玩警服下次玩大佐衣服和服吗?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123
123 1
2025-10-15 16:41
大家只记得嘎子,没人知道豆饼
大胆刁民
大胆刁民 1
2025-10-15 19:16
就好比陈赫,他拍过很多电视剧,但总感觉他演什么都是曾小贤,还有那魔幻的笑声
浪子回头@金不换
浪子回头@金不换 1
2025-10-16 04:22
真的会舔
小さい男
小さい男 1
2025-10-15 09:09
这他妈太狂了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1
2025-10-15 22:00
这货你看看平时多狂,要么炫富,要么直播一顿瞎说。
生活就是舞台
生活就是舞台 1
2025-10-15 20:39
自己玩坏了
凡夫
凡夫 1
2025-10-16 09:12
整了一溜十三招,不是嘎子欠的钱。是做担保牵扯到的。我说怎么穿个警服道具还拉上饥荒了。现在的媒体真是豪无底线,落井下石恨不得填满
飘渺叶
飘渺叶 1
2025-10-17 12:12
早就说泄梦委不行了[得瑟]潘江子不说嘎子把握不住吗[笑着哭]
心之所向
心之所向 1
2025-10-17 09:37
他在北京有房子这点钱还是还的上的!
用户16xxx74
用户16xxx74 1
2025-10-16 18:08
长得真丑,还以为自己是明星。[捂脸哭]
tb43261054
tb43261054 1
2025-10-19 23:23
对于这些人来说也不是多少钱
6323   1323
6323 1323 1
2025-10-18 11:13
你们拿嘎子当童年,嘎子拿你们当斋藤
纵横
纵横 1
2025-10-18 11:13
几个亿身家差这点钱
用户16xxx00
用户16xxx00 1
2025-10-19 17:48
这是uc能看到的文章吗,质量真不错
双鱼
双鱼 1
2025-10-18 23:14
真就不拍电影啥債没有,越觉得自己能行,能创业,背的債越多。[捂脸哭]
沐雪随风
沐雪随风 1
2025-10-20 15:16
大伙知道嘎子这些年拍了很多尬剧烂电影吗,随便搜一部都能笑死你的那种[得瑟][大笑]

沐雪随风 回复 10-20 15:38
可以去b站搜索嘎子,有个博主专门整理嘎子拍过的烂作,包有你笑的[大笑]

fishtchen
fishtchen
2025-10-17 02:29
能写出这篇文章的也是个人才,商业逻辑分析得好有道理,
朗朗
朗朗
2025-10-19 09:52
嘎子,过来,叔给你说个话[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