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明没发烧没感冒,却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吃点东西就胃胀,偶尔还莫名过敏?
别不当回事!这些“说不上来的不舒服”,可能是慢性炎症的信号。

急性炎症是身体对抗病毒、修复损伤的正常反应,几天就能好。可慢性炎症不一样,它会在体内潜伏数月甚至数年,悄悄损伤器官,最后诱发大病,这才是最该警惕的。
那么,哪些人最容易被慢性炎症盯上呢?
①体重超标的人
首先,体重超标的人是需要注意的。胖影响的可不止是外形,2022年《科学》杂志研究指出,当身体营养过剩时,机体会分泌炎症信号分子,向免疫系统发送“有敌人”的错误信号,从而触发慢性低度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可能引发心脏代谢问题。
②爱喝甜饮料喝酒的人
其次,爱喝甜饮料和酒的人也是慢性炎症的“目标”。
哪怕只是短期喝太多含果糖的甜饮料,都可能刺激免疫细胞,诱发炎症。
喝酒更不用说,酒精进入身体后,首先伤肝,还会让脑部炎症加重,甚至会改变大脑状态,让人越喝越想喝,形成恶性循环——越想靠喝酒“解压”,身体的“炎症负担”越重。
③久坐不动的人
久坐不动的人也是慢性炎症高危人群。
2024年《柳叶刀》子刊研究提示,久坐会让肠道蠕动变慢,代谢废物排不出去,从而增加16种胃肠道疾病的风险,像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脂肪肝这些常见问题,都和久坐脱不了关系。
④爱吃加工肉类的人
火腿、香肠、培根、烟熏肉等加工肉类,吃起来方便又香,但加工过程中会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身体后,会让身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引发炎症反应。
因此,长期食用这类食物的人也要当心慢性炎症。
⑤经常熬夜的人
喜欢熬夜的人也要留心,熬夜会让身体产生更多代谢废物,免疫系统得“加班加点”清理这些“垃圾”,负担一重,调节节奏就容易乱;而且昼夜规律被打破后,身体里抑制炎症的“保护机制”会变弱,炎症自然就容易趁虚而入。
⑥长期心情抑郁、压力大的人
最后是长期心情抑郁、压力大的人。
别觉得“情绪不好”只是心理问题,其实情绪和身体是“连在一起”的。心情郁闷、压力大时,身体会分泌更多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这些激素会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炎症因子”,诱发慢性炎症。
更麻烦的是,研究还发现,慢性炎症轻微增加,又会反过来加重情绪问题——情绪差→炎症多→情绪更差,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炎症看似不严重,但绝不是小问题。约1/6的癌症与感染或慢性炎症相关,比如慢性肝炎可能发展成肝癌,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发展成结直肠癌。此外,慢性炎症还会增加心梗、中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甚至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风险。
想要赶走炎症,从日常小事改起就好。
首先,每天最好进行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像网球、健走、游泳,甚至扫地都可以。
多喝水也很关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总水摄入量为男性约3.0L、女性约2.7L(含食物水分),少量多次摄入,如运动量较大或环境温度较高,可以再增加一些。
饮食上,可以参考抗炎食物金字塔:每天至少4-5份蔬菜(每份80克)、搭配全谷物和豆类;每天20-30克坚果,每周2-6份鱼(每份113克)。可以适当安排姜黄、葡萄、蓝莓、番茄和绿茶、红茶等具有抗炎作用的食物,少用糖、盐、酱油等调味品。
作息上,每天睡足7-8小时,也能帮身体对抗炎症。

炎症不是一天形成的,改善也需要时间,但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变化,现在养生还来得及。
参考资料来源:
[1]张晓丹.认识慢性炎症,预防慢性疾病[J].科学生活,2025,(06):106-107.DOI:10.20197/j.cnki.kxsh.2025.0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