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坊万寿宫位于铅山县陈坊乡陈坊上街。这里地处武夷山脉北麓,紧贴省界,南行7公里山路即进入福建省光泽县。向北是一条开阔的山谷,其余三面皆是崇山峻岭,满山毛竹无边无际。数十里的山间数百个大小村落,星星点点,与自然环境共生。
虽然地形复杂,但这里在古代其实是一个交通要点。从陈坊街周围的山里发育而成的陈坊河是信江重要支流之一,水流既充足又平缓,直至汇入信江,落差很小,足以行船。陆路则有直通闽北的官马大道,是负担整个闽北南北杂货和药材的供应通道,标准的六尺宽石砌驿路,车马、官轿都可通行。货物走水路从信江入陈坊河至陈坊,走陆路肩挑至光泽,便进入闽江水系,再下河转运至卲武、建瓯、南平等地利用交通条件和资源优势,清代以后这里发展起制纸业,成为陈坊赖以营生和发达的支柱产业。方圆数十里毛竹如海,手工造纸的槽坊星罗棋布在各个山村,纸产品都在陈坊街集散。靠纸业和贸易的支撑,清代陈坊文人辈出,仅进士就有三位,举人老爷更多。
陈坊有两大会馆。一座是福建会馆天后宫,供奉妈祖娘娘;另一座就是江西人的万寿宫,祭祀许逊。万寿宫确切建造年代尚不清晰。或说建于清代中期乾隆至嘉庆期间(1736~1820年),但未见志书记载。
万寿宫前有牌楼式大门,三间四柱三滴水,红石柱,粉壁填充,雕刻丰富,“万寿宫”竖额两侧为透雕双龙抱柱饰带(图4-1-22)。内分前后三进。
一进是戏台,面对大庭院,两侧廊庑设走马楼,为戏台的看台,供女眷看戏(图4-1-23)。中间的大庭院面积逾200平方米,地面为卵石花街铺地,砌福寿图案。
二进为三开间大厅,中央明间做牌楼式三滴水顶,装饰华丽繁复(图4-1-24)。 两侧设梢间、尽间,形成实际上的七开间格局。梢间、尽间均有楼设议事房、厨房、厕所、仓库等。二、三进之间以大穿堂连接,穿堂两侧各设一小天井,空间实际上连为一体。
(图4-1-25)三进为五开间大厅,供奉神位,明间设许逊神座,两侧设十八罗汉和其他菩萨。二进大厅正脊上有一座高2米左右、呈九葫芦形的彩釉瓷瓶脊饰,高高耸立,四周望去,即可辨认出是万寿宫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