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日提出观点:建议“十五五”期间逐年提升农民养老金至每月1000元,释放消费潜力。
并预计:若在“十五五”期间加大对社保的投入和改革,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望从当前不足40%提升至45%左右,这样可使中国的消费达到10万亿美元规模。
如今,老农民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的痛点。养老金嘛,两三百,也不算少。可是刚够吃馒头吃米饭的,真花起来很快捉襟见肘。
养儿防老?倒也不是儿不想养老,是当下的儿们也难啊。
本来农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就没有得到多少所谓“原生家庭的托举”,在城市里基本都是靠自己艰难谋生,房贷车贷,养下一代,哪哪都要钱,花钱如流水,早已经是压力山大。
就拿我表哥来说,在县城打工,一个月挣五千多,听着也不算少吧?可是光房贷车贷就占了三千,剩下的钱养孩子都紧巴巴,哪还有能力多补贴老家的父母?不是儿子不孝顺,是真的力不从心啊!
而农村父母一般心态是:我也没帮上孩子什么,我争取不拖累孩子吧。可能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不和孩子说,更别提给孩子要钱花了。由此也导致我观察到的一个问题,农村老人去医院检查,一查一个“晚期”,不到难受的受不了,不跟孩子说啊。
农民阶层为了养老只有一条路,趁着能干的时候猛干,趁着能攒的时候猛攒,一辈子没有“享受生活”的概念。农民心里害怕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啊,对老年生活没有安全感,所以不断地进行预防性储蓄,手里有钱不舍得花,留着当老了后的“救命钱”。
此处有个本质问题,就是养老保障问题。有人说:“老农民年轻时候没交社保,现在哪能多领钱”,这话不妥当。老农民年轻的时候没交社保,可是他们年轻的时候交公粮啊!每年秋收,把最好的粮食无偿上交国家,孬的留下自己吃。这不是贡献吗?
我们应该让亿万农民有尊严的老去!社保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这可能导致国家财政有负担,那解决方式也有啊。我们可以鼓励农民提高缴费档次,提高子女资助档次,健全补缴制度等等。最近我刷到很多地方可以补缴养老金,这个政策就很好,但是据我所知,我们这边不能做。如果能全国普及这项制度,相信也会有一部分人选择补缴的。
老农民们两三百的养老钱,谈何消费?假若真的能到1000块,我想有一大部分人,是愿意消费的。手里有钱了,自然就敢消费了。买点爱吃的水果,给孙子孙女买个玩具,换季添件新衣服,这些看似平常的消费,积少成多就能拉动大市场。
这不只是一个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的民生问题,还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消费,拉动消费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改善很多企业的盈利问题,促进内循环,促进统一大市场的构建,非常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说到底,给农民涨养老金,不只是解决养老问题,更是给咱们国家的经济添把劲。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就越来越富裕。人民越来越富裕,国家就越来越强大!这是一个正循环。希望广大老农民能有更高的养老金,更体面的更有尊严的生活。希望国家越来越好。殷切盼望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