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火炬手迈着拟人步伐点燃全运圣火,你看到的不仅是科技表演,更是一场中国智造的极限挑战。11月2日,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演震撼一幕:人形机器人"夸父"手握1.6公斤火炬完成百米传递,央视直播画面中其流畅的奔跑姿态引发全网惊叹。这背后,是动态运动控制算法、5G-A远程操控与负载平衡技术的三重突破。

在港澳广深四城联动的火炬传递中,"夸父"作为深圳站0号火炬手创造了历史——这是国内首款可跳跃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首次参与国家级赛事。其持炬奔跑时15%自重的外载挑战、斜坡地形的自主适应能力,以及全程无人陪跑的远程操控模式,集中展现了深圳"20+8"产业集群中智能终端的技术实力。

乐聚研发团队突破传统步态固化瓶颈,通过"动态黏性"概念重构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透露,在为期一个月的攻坚期内,机器人经历了数百次跌倒测试,最终实现迈步幅度、摆臂节奏与重心转移的拟人化协调。关键突破在于算法泛化能力:未进行硬件改造的同一机器人,既能完成实验室平地测试,也能适应火炬传递现场的斜坡地形。

中国移动部署的5G-A网络提供0.1毫秒级延迟保障,双频段基站覆盖实现控制指令与8K视频流实时交互。与传统机器人需现场跟随不同,"夸父"的操作员在乐聚公司控制室即完成起步、转向等动作,挥手角度误差控制在±3度以内。这种"远程大脑"模式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危险作业场景铺平道路。
黑科技三:负载算法破解1.6公斤重心难题
"夸父"的三重技术突破形成完整闭环:动态算法奠定运动基础,5G-A解决操控限制,负载能力拓展应用场景。随着深圳智能终端产业国产化率提升,人形机器人正从赛事表演走向工业搬运、家庭服务等领域。正如研发团队所言:"火炬传递的不仅是圣火,更是让机器人走进生活的信念。"当科技与人文在火炬台上交汇,我们看到的已不仅是今天的奇迹,更是明天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