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中国市场出台了不少与消费级智能腕戴相关的利好政策。1月,智能手表(手环)纳入国家级消费补贴范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了优质老年用品“惠老助企”六大行动,通过标准研制与供需对接推动适老化腕戴产品落地;9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智慧可穿戴监测设备作为数智创新赋能的核心载体,提出推进数据接口统一与跨领域共享,拓展设备在科学健身中的应用场景。
“消费补贴+银发健康+运动健康”多轮驱动的政策框架,为中国消费级智能腕戴市场注入了确定性的增长动力。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中国智能腕戴市场在经历了2022年的短暂调整后迅速回暖,至2024年一举恢复到5000万台之上,并逼近6000万台;2023,2024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智能腕戴设备全渠道市场的销量达5260万台,同比增长了23.2%;洛图科技(RUNTO)预测,全年销量有望达到7100万台,创下历史新高。
2020-2025E中国智能腕戴设备市场销量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全渠道数据,单位:万台
健康功能升级:从数据记录到健康干预
除了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智能腕戴产品正在从“数据记录工具”加速向“主动健康干预设备”转型。
从技术演进的路径来看,早期以智能手环为代表的产品,核心功能局限于计步、睡眠监测和心率预警,主要扮演着运动伴侣的角色。
随后,行业进入了对多维度生理指标量化阶段,以Apple Watch引入血氧饱和度监测为标志,血氧、心率、睡眠分期等监测成为标配,但仍以“数据呈现”为主。
接下来,以Apple Watch Series 4和华为WATCH D系列为代表的产品推出,行业正式迈入准医疗级时代。ECG心电图、高血压管理、房颤提示、睡眠呼吸暂停筛查等功能获得监管部门认可,设备从“能测”升级到“可用于临床辅助判断”,真正具备了主动健康干预能力。
智能腕戴设备技术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整理
洛图科技(RUNTO)分析认为,当前消费级智能腕戴产品矩阵已清晰分化为三大健康管理方向,精准对应了不同人群的核心痛点。
一是心血管慢病管理方向。以华为WATCH D系列和Apple Watch Series 11为代表,具备医疗级血压监测、ECG心电图、房颤早期提示、心血管风险指数等功能,主要针对关注心血管健康的城市中产与慢病高风险人群。
二是重点人群安全守护方向。以小米H1和小天才电话手表Z11为代表,具备老人一键SOS、跌倒检测、血压心率异常预警和儿童高精度定位、异常心率提醒等功能,主要针对60岁以上独居老人和6-14岁儿童。
三是专业运动与康复训练方向。以佳明Fenix 7系列和Keep B5系列为代表,为专业运动爱好者提供高精度的GPS、心率变异、最大摄氧量等专业数据。
智能腕戴细分市场产品对比

数据来源:洛图科技(RUNTO)整理
下一步方向:医疗认证与适老适配
市场的增长、技术的突破与产品的细分,最终指向行业的价值升维。洛图科技(RUNTO)分析师栗晨元认为,在政策与技术的共振下,智能腕戴设备有望摆脱“消费电子配件”的定位,向“体卫融合核心工具”的角色跃迁。
这一转型趋势为穿戴企业指明了明确的方向:医疗级突破与适老化落地将成为未来的核心赛道之一。一方面,企业需加快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进程,通过临床数据验证持续提升健康监测精度,为设备接入医疗场景、实现数据互通奠定合规基础。
另一方面,需深度契合“惠老助企”政策要求,在产品端简化操作界面、优化交互逻辑,同时强化血压异常预警、亲属远程定位、一键紧急呼救等实用功能,精准解决老年群体的使用痛点与健康需求。
洛图科技(RUNTO)《中国智能腕戴设备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China Smart Wrist Wearable Devices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包含智能腕戴设备的中国市场量额规模、分产品类型、分渠道、品牌、产品配置的零售数据的月度更新,还包括畅销机型及价格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