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佳节将至,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丰富退休教师的晚年生活,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工会和离退休党支部精心为老教师策划了一场“重返田野·再遇初心”主题研学活动,让虽已荣休离岗,却始终情牵教育沃土的他们与农耕文化“二次握手”,共赴一场充满温情与收获的“丰收之旅”。
走进农耕美学 触摸千年智慧


活动首站,老教师们来到北京兆丰小麦科创园,步入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沉浸式农耕美学空间”。




在“小麦故事馆”与“四季天工农耕博物廊”中,老师们通过观察麦粒的形态、触摸农具的木纹、聆听织机的声响,将书本中的农耕智慧“请”到眼前,再“种”回心田。从一粒小麦的起源,到千年农具的演变,农耕文明以可触可感的方式,唤起了老教师们对土地与劳动的深厚情感。
巧手制作花馍 揉出生活滋味

在麦工坊,老教师们亲手将刚学到的“小麦履历”揉进面团,制作传统花馍。指尖流转的是岁月的温度,馍香中包裹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在他们手中化作造型别致、寓意美好的花馍,不仅展现了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也诠释了“老有所乐”的生活态度——只要有热爱,平凡的日子也能绽放光彩。
体验蓝晒工艺 印染时光记忆


在蓝晒工艺体验环节,老教师们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将阳光、自然与创意融为一体,制作出独具韵味的蓝晒作品。这一抹“蓝”,不只是定格自然的艺术表达,更藏着他们对“终身学习”的热忱坚守,那片“蓝”也成为秋日里最温柔的记忆。
活动最后一站,老师们走进田间采摘蔬果,收获的不仅是果实,更是满满的感动与回忆。
此次研学不仅让退休教师们放松身心,更在农耕与非遗的体验中,找回了初心的温度。万泉小学党支部与工会表示,未来将继续策划更多贴近退休教师需求的活动,让“银发”生活如蓝晒般,在时光中沉淀出独特而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