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3年,国军中将被活捉,陈毅请示毛主席:是否装作不认识给放了

1943年,顾祝同的好哥们国军中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被新四军逮捕了。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如何处理韩德勤,成为一个棘手且敏感

1943年,顾祝同的好哥们国军中将、江苏省主席韩德勤被新四军逮捕了。

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如何处理韩德勤,成为一个棘手且敏感的问题。

最终,经过慎重思考,毛主席和陈毅打算释放韩德勤,韩德勤却赖着不走,这让陈毅很为难。

最终,陈毅做出妥协,答应韩德勤提出的划给地盘、交还部分人马等要求,还赠送一大笔钱作为活动经费,韩德勤这才不情不愿离开。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云里雾里,韩德勤为何要赖在新四军,毛主席和陈毅又为何非要他走呢?

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01

韩德勤与顾祝同关系很好,都是江苏人,而且是临乡,两人从1909年开始在一起读书,一直到1919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一直都在一起,不但一起学习,还一起参加革命,是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

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时候,韩德勤与顾祝同约定:

有福同享,有罪同当,谁将来在前途上有发展定要互相提携,以巩固多年的同窗厚谊。

因为有顾祝同这个好兄弟,韩德勤的军事生涯可以说是出奇顺利,顾祝同走到哪儿都带着他,每升官一次,他也跟着沾光,即便闯了祸,顾祝同也会给他擦屁股,让别人羡慕不已。

抗战时期,顾祝同升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韩德勤得以继任江苏省主席之职,不久兼任鲁苏战区副司令、第89军军长,成为位高权重的方面大员。

韩德勤的军事生涯,其实并不那么光鲜,因为他面对的不是红军就是新四军,他不过是个军事才能并不那么出众的关系户,吃尽了苦头。

比如,韩德勤参与了历次“围剿”作战,在第三次“围剿”中央红军时,他率领25师与蒋鼎文的9师一起追击红军,结果中了红军的埋伏,在山地里无法展开反击,最终全军覆没,他本人也第一次被红军俘虏。

按理说,韩德勤这么大的官,一直以来坚持“反共”,大概率会被镇压,但他运气很好,最后竟然被释放了。

原来,韩德勤长相粗俗,与普通士兵无异,加之他很狡猾地混在士兵当中,没被认出来,结果被红军发放盘缠释放了。

韩德勤回去之后,自知难辞其咎,军事生涯可能要断送,便主动提出降职处分,这时候顾祝同及时伸出援手,把他调到自己的嫡系部队任职,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后来,韩德勤便紧紧跟在顾祝同后面,顾祝同升任江苏省主席后,他得以担任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第五次“围剿”作战打响后,顾祝同担任北路军总司令,他则担任参谋长。

红军遭遇反“围剿”失败后,韩德勤总算混了个军功,跟着顾祝同步步升迁,一直到抗战时当上江省主席,手握12万大军,自此成为地方实力派。

抗战爆发后,韩德勤虽有心杀敌,但奈何所部军纪涣散,战斗力差,结果屡战屡败,每次战败他都率先逃走,被百姓讥讽为逃跑将军。

好不容易挨到抗战相持阶段了,韩德勤的日子却过得更苦了,因为新四军来了。

1939年秋,蒋介石打算掀起“反共高潮”,电令韩德勤在苏北“反共、防共”,为此还特批给他大量军费和大批武器弹药,所部实力大增。

当时,新四军主力已经北渡长江抗日,韩德勤便信心十足地认为,消灭新四军的机会来了,便开始积极部署,四处调兵遣将,打算大干一场。

此后两年,江苏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蒋介石的部署下,韩德勤配合中央军进攻新四军,虽然国民党军取得了不少胜利,还制造了让新四军损失惨重的皖南事变,但韩德勤本人却没占到什么便宜,以黄桥战役被新四军歼灭1.1万人作为起点,此后他屡战屡败,损失了大量兵力,地盘也越来越少。

更要命的是,在对付新四军的同时,韩德勤还得提防日军,日军打算趁机给韩德勤部及新四军以毁灭打击,在与日军的作战中,韩德勤同样损失惨重。

1943年2月,韩德勤在日军的攻击下几乎要被消灭,这时新四军黄克诚部出于民族大义,及时向他伸出援手,不但出兵帮他解围,还允许他到新四军根据地休整,甚至为他提供粮草和经费,使他得以扩大部队。

韩德勤因此很感念新四军,曾特意写信给陈毅表示感谢。

在新四军根据地的时候,韩德勤还多次表示要与新四军一起抗日,新四军为了抗战大局,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本以为韩德勤被感化了,却不知韩德勤是在演戏。

说到底,韩德勤作为顾祝同的好哥们,是不可能站在顾祝同的对立面的,更何况他身上军阀气息浓厚,打鬼子不行,欺压百姓却是一把好手,他若是去了新四军,根本无法适应,说到底他跟共产党就不是一路人。

02

在新四军根据地休整了一段时间,韩德勤带着部队返回辖区,新四军笑脸以迎,认为自己多了个抗日盟友,少了个背后捅刀的敌人。

但是,新四军很快就不这么想了。

一个月之后,也就是3月,随着二战局势扭转,形势逐渐对中国有利,蒋介石便打算继续“攘外必先安内”国策,决心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向八路军、新四军发起全线进攻。

那边胡宗南率25万大军进攻延安,这边韩德勤就接到了蒋介石的指令,让其率部进攻新四军彭雪枫部。

韩德勤二话不说,便带着数万部队入侵新四军的重要根据地山子头、盛圩一带,这一做法无疑是以怨报德,毫无廉耻心可言。

在山子头建立基地后,韩德勤向部下下令:

到了这一带,抓到共产党的地方干部,暂不许动手,只可以软禁,要他们催粮催草。如果磨擦枪响,再拿这些人开刀不迟。

韩德勤这番话,充分证明了他的卑劣和无耻,新四军当然也不会客气,陈毅得知消息后,很快就展开部署,决定集中力量发起反击。

3月17日,新四军约两个师冒着滂沱大雨向韩德勤部发起进攻,打了韩德勤一个措手不及,所部被歼灭一千多人,他在混乱中没来得及跑,结果被俘虏了。

韩德勤之所以会被俘虏,是因为他的一位副官被新四军抓住,供出了他的位置,导致他的司令部遭到围攻。

被俘之前,韩德勤故技重施,乔装打扮一番,试图蒙混过关,但他跟新四军打交道多,结果被认出来了。

韩德勤被俘之后,觉得没脸见陈毅,又无法向蒋介石交代,一度吃火柴头自杀,幸好及时被看守的战士发现,给救了回来。

韩德勤被俘之后,如何处理他,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毕竟当时国共合作抗战是大局,韩德勤又是一省之长,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麻烦。

当天,彭雪枫、邓子恢将韩德勤被俘及自杀经过报告给了陈毅,陈毅与韩德勤交手多年,知道这个人没什么能力,不足以成为心头大患,加之韩德勤对救出被扣押的叶挺等人有用,便向毛主席发去电报,请示是否能装作不认识把韩德勤混在俘虏中放了,只要再签个协议即可。

毛主席看了陈毅的电报,与刘少奇等人进行了商议,原则上同意释放韩德勤,但释放之前,陈毅得跟韩德勤见个面,把一些问题说清楚。

于是,陈毅便让人带韩德勤来见自己,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当时他对韩德勤说,“你一直坚定地反共反人民,结果怎么样,从黄桥战役到现在,你讨到什么好处了,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韩德勤对这话是认可的,为了迎合陈毅,他便回答说:

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是错误的。但我是军人,只晓得以服从为天职,有些事明知不对也得去干啊!

陈毅也没有驳斥韩德勤,还表示可以放他走,并暗示他要跟新四军签一个协议,这个协议是保密的,大致意思是韩德勤此后不与新四军为敌,要与新四军合作抗日。

韩德勤表示同意,不久便参谋长吕汉劲与彭雪枫签订《新四军陈毅军长与韩德勤副总司令会谈备忘录十条》。

后来,陈毅又让韩德勤给顾祝同发电报,让顾祝同设法救出叶挺,但顾祝同十分狡猾,虽然回复说可以答应,但又说韩德勤已经被免职,不能作为对等的交换条件。

陈毅思考再三,认为救出叶挺还得从长计议,一个韩德勤恐怕份量不足,便打算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释放韩德勤,但让陈毅没想到的是,韩德勤竟然赖着不走,这是怎么回事?

03

韩德勤之所以不愿意走,是因为他战败之后,没人没钱也没地盘,要是这样回去,别说打日本鬼子了,蒋介石这一关都过不了。

原来,当时蒋介石并不知道韩德勤被俘,新四军也没有宣布韩德勤被俘的消息。

韩德勤心里很清楚,此前他无论是对日作战还是“围剿”新四军,表现都不怎么好,蒋介石多次愤怒地骂他,还表示要撤了他的职务,要不是顾祝同说好话,他就回家种地了。

比如,台儿庄大捷后,日军进攻徐州时,韩德勤几万大军竟然被日军一个支队突破,气得蒋介石大骂,“三千日军一路畅通,几万人守不住阜宁,是养的草包吗?”

而在黄桥战役后,韩德勤更是被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因为担心遭到撤职,他一度食不下咽,寝不安枕,后来蒋介石为了保住苏北“反共阵地”,命令他继续固守,他这才放下心来。

韩德勤是了解蒋介石的,也知道蒋介石不动自己,纯粹是在给顾祝同面子,自己要是真成了光杆司令,蒋介石便会借口让他人取而代之。

为了保住权势地位,韩德勤向陈毅提出,可否还给部分人马和枪支弹药,同时划一块活动地盘给他,以便与日军作战?

陈毅当然知道韩德勤的小心思了,认为韩德勤提出的条件是可以答应的,但不能给多了,万一韩德勤再耍滑头,那就不好了。

很快,陈毅便就此事召开会议商讨,同时向毛主席进行了请示,最终决定继续承认韩德勤的江苏省主席身份,同意还给韩德勤400多人、300多支枪以及一部电台,韩德勤的私人物品,包括收音机、貂皮大衣、钢笔在内,也都还给他,并额外给8万大洋作为活动经费。

至于说活动地盘,陈毅和彭雪枫的意见是,在淮北划一个乡给韩德勤驻扎,韩德勤却说,“我一个江苏省主席,只有一个乡的地盘,是不是少了点?”

陈毅却回答说:

1940年,江南新四军开进苏北抗战,没有立足之地,你这个省主席连一个村子都不给。我们可不那么小气哟,开口就是一个乡。

听了这话,韩德勤十分尴尬,便不再说什么。

4月,新四军为韩德勤举行了欢送宴,韩德勤感激不尽,称以后绝不与新四军摩擦,实际上他也不敢再摩擦,毕竟他与新四军签的协议摆在那里,万一曝光了,蒋介石肯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韩德勤回去之后,与失散的部队去的联系,又收拢了一些溃兵,仍有数万人马,他又将省政府驻地设在阜阳,不久便奉命去了趟重庆,蒋介石向他问责,江苏省主席的职务保住了,但鲁苏战区副总司令之职却被撤销。

对于这个结果,韩德勤是能够接受的,也是有心理准备的,要是新四军不给他人马和地盘,他恐怕连主席头衔也保不住。

此后一段时间,直至抗战结束,韩德勤还算老实,以保存实力为首要任务,不求拓展,既不积极抗日,也不与新四军为敌。

韩德勤的消极态度让军需部主任李云需很不满,李云需曾在一次会议后,竟然嘲讽他说:

抗战几年来,江苏省地盘越抗越小,新四军来了,挤得我们地盘更加小了,纵不足百里,仅仅有一个乡那么大小。我们的韩主席毋宁叫做“韩乡长”倒来得实在。

自此之后,“韩乡长”这个名字逐渐叫开,家喻户晓,韩德勤十分生气,却又无可奈何。

1944年,蒋介石对韩德勤在各战线毫无作为而感到不满,便让王懋功接替了他的军政职务,在顾祝同的斡旋下,他被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04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很快就开始部署内战,韩德勤很担心一旦参加内战,自己的把柄会被解放军抖出来,所以感到非常悲观。

1946年初,顾祝同改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再次来到江苏作战,他不忘好哥们韩德勤,很快就推荐韩德勤当了副主任。

到了1947年,随着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蒋介石又采取重点进攻的策略,打算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起进攻,他将40万大军交给顾顾祝同,让顾祝同担任总司令,顾祝同再次提携韩德勤当了副总司令。

别看韩德勤混得不错,实际上没啥实权,就是跟在顾祝同屁股后面跑腿,他也没胆量真的跟解放军面对面厮杀。

1948年顾祝同升任参谋总长,韩德勤也跟着升迁,当了“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曾在徐州被围困时,组织空投粮食和武器,这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期为数不多的军事活动之一。

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他或许逃亡广州,5月飞去台湾,担任一些虚职,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韩德勤担心解放军揭他的老底,其实是没必要的,因为这是阴招,解放军干不出来,更何况解放军压根没把他太当回事,是他自己想多了。

从本质而言,韩德勤在之所以不愿意跟解放军为敌,是因为失去了勇气,从红军到新四军,他不知道吃了多少亏,他两次被俘都被释放,这种魄力,他身上是没有的,整个国民党都没有,与解放军为敌,绝对是不明智的。

其实,韩德勤第二次被我军释放之后,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打仗这事他不在行,以后就跟着顾祝同混,结局差不了。

韩德勤也确实如愿了,他在台湾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好歹是中将,在江苏主政那么多年,也有些积累,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住别墅吃大餐喝洋酒,最后活到了96岁。

评论列表

飝䎇
飝䎇 10
2025-10-24 22:28
因为救同窗吴石而被凯绅撤职,也算有情有义了
缘定
缘定 7
2025-10-21 13:09
国军少有的“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