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涉及遗传、代谢等内在因素,而诱发因素多与生活方式相关,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
(1)常见发病原因:
· 遗传因素:痛风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若家族中有痛风患者,其亲属患病风险会明显增加。这主要与基因突变导致嘌呤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异常有关,例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会使尿酸生成过多,从而引发痛风。研究表明,约 10% - 20% 的痛风患者有家族史。
· 嘌呤代谢紊乱:嘌呤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物质,其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当体内嘌呤合成过多或分解代谢增强时,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多。例如,某些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会使细胞增殖加速,核酸分解代谢增强,进而引起尿酸生成增加。
· 尿酸排泄减少: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尿酸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肾脏损害,都可能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此外,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等)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2)常见诱发因素:
· 饮食因素:高嘌呤饮食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海鲜(如虾、蟹、贝类等)、浓肉汤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嘌呤,过量食用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从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诱发痛风,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代谢,使尿酸生成增加,同时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
· 肥胖:肥胖是痛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体内脂肪代谢紊乱,会影响嘌呤的代谢和尿酸的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越高,痛风的发病风险越大。
·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时运动还会使嘌呤代谢增强,导致尿酸生成增加,从而诱发痛风。此外,运动后大量出汗,会使血液浓缩,血尿酸水平相对升高,也可能诱发痛风。
· 受凉受潮:关节受凉受潮时,局部温度降低,尿酸盐的溶解度会下降,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从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痛风患者更要注意关节的保暖。
· 药物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药物外,一些抗肿瘤药物也可能诱发痛风,这是因为抗肿瘤药物会导致大量细胞破坏,核酸分解代谢增强,尿酸生成增加。
(3)其他影响因素:
· 年龄和性别:痛风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较高,影响尿酸的排泄有关。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痛风的发病风险会有所增加。
·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体内的代谢功能,导致尿酸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从而诱发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