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恋观愈发多元却仍难逃世俗审视的当下,“民歌皇后” 张也的人生轨迹始终牵动着大众目光。57岁未婚无育的她,没有被 “大龄单身” 的标签困住,反而用事业巅峰与精神富足,给出了超越世俗期待的答案。这位横跨数十年春晚舞台的歌手,用半生坚守证明,人生的圆满从不需要被婚姻定义。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1987 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19 岁的张也身着素雅服饰,用清亮婉转的嗓音唱响《浏阳河》。那一曲惊艳全网的首秀,让张也走进大众视野,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艺术之路是顶着父母的强烈反对铺就的。父亲是长沙歌舞剧院的资深编剧,母亲是湖南花鼓剧团的实力派演员,深耕文艺圈半生的两人,太清楚这条路上的艰辛与不易,坚决不愿女儿重蹈覆辙。

天赋与热爱从不会被轻易阻挡,张也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敏感度,跟着母亲哼唱时便能精准把握音准与情感。父母的挚友、歌坛泰斗李谷一,一眼看中了张也的潜力,不仅收她为干女儿,更多次劝说张也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李谷一的极力促成下,父母终于松口,14 岁的张也如愿考入湖南艺术学校,系统学习花鼓戏与戏曲表演,为日后的民歌演唱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四年的勤学苦练让张也的演唱技艺突飞猛进,1986 年,她凭借一首《洗菜心》征服评委,成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这首考试曲目后来被编入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教材,成为后辈学子的学习范本,足以见得她当时的演唱实力有多出众。从被父母反对的 “叛逆少女”,到成为专业领域的标杆,张也用实力击碎了所有质疑。

事业一路顺风顺水,张也的感情生活却历经波折。1988 年,20 岁的她在广州演出时邂逅歌手张行,共同的音乐追求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开启了一段炽热的异地恋。尽管聚少离多,但对音乐的共鸣让这段感情愈发深厚,张也满心期待着未来,却没料到父母会再次投下反对票 —— 原来张行曾因与多名女青年交往触犯当时法律,背负 “流氓罪” 入狱的案底。

“他不是值得你托付终身的人”,父母的态度坚决,甚至以身体为由劝说张也分手。一边是深爱多年的恋人,一边是极力反对的父母,张也陷入了两难,最终选择坚守爱情,继续与张行交往。可命运却给了她更沉重的打击,长期忽视健康的父亲被确诊为直肠癌,这个消息让张也瞬间崩溃,也让她重新审视亲情与爱情的重量。

为了让父亲安心接受治疗,也为了抽出更多时间陪伴父亲对抗病魔,张也做出了痛苦的决定:与相恋 8 年的张行分手,暂时放缓事业脚步。她推掉了部分演出,日夜守在父亲病床前,可即便如此,病魔还是在一年后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父亲的离世成了张也心中永远的痛,也彻底改变了她的爱情观 —— 比起可能会失去的爱情,实实在在的亲情与能掌控的事业,才更让人有安全感。

此后的数十年,张也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民歌事业中。27 次登上春晚舞台,开遍全国的独唱音乐会,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评委,她用一首首经典作品奠定了 “民歌皇后” 的地位。在她的歌声里,听众能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而这份情感的丰盈,也支撑着她走过无数个独自前行的日子。

在张也的生活里,还有一位重要的人始终相伴 —— 师兄吕继宏。两人同为金铁霖教授的弟子,在音乐道路上相互扶持,生活中更是彼此的依靠,形成了超越爱情的亲情羁绊。他们会一起探讨声乐技巧,会结伴探望张也的母亲,会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面对外界 “为何不在一起” 的猜测,吕继宏曾坦然回应:“我们的关系早已超越男女情爱,这种无需捆绑的陪伴,才是最长久的。”

面对 “不结婚如何解决生理需求” 的窥探式提问,张也从未正面回应,但她的人生早已给出答案。生理需求从不是人生的核心命题,精神世界的丰盈、事业的成就、亲情与挚友的陪伴,才是抵御孤独、滋养生命的源泉。57 岁的她,依旧身姿挺拔、歌声动人,活成了不被世俗定义的模样。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固定模板,遵循内心、活得通透自在,就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