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渭水南岸,西凉军如黑云压境。
十万西凉铁骑列阵于前,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军中一面“韩”字大旗猎猎作响,旗下大将韩遂横枪立马,身后五员西凉猛将一字排开,个个虎背熊腰,杀气腾腾。
曹军阵前,曹操勒马观阵,眉头微蹙。他身侧一员虎将格外显眼——身高八尺有余,腰粗十围,面容雄毅,双目如炬,手持一口环首大刀,正是虎卫统领许褚。
“丞相,西凉军遣使挑战,言欲与我将领单挑决胜负。”谋士荀攸低声道。
曹操颔首:“西凉人骁勇,单挑正合其意。然我军中...”
话音未落,对面阵中已冲出一将,黑甲黑马,声如洪钟:“我乃西凉阎行!曹营鼠辈,可敢与我一战!”
曹营众将面面相觑。阎行乃西凉有名猛将,曾与马超战平,威震西陲。
“末将愿往!”徐晃拍马欲出,却被曹操抬手制止。
“许褚。”曹操转头,“此战关乎全军士气,只可胜,不可败。”
许褚拱手,面无波澜:“丞相放心。”
言毕,他纵马出阵。那马是曹操所赐大宛良驹,神骏异常,却仍被许褚压得步伐沉重。
两马相交,不过三合。许褚大刀挥过,阎行手中长枪应声而断。阎行大惊失色,拨马欲逃,许褚已伸手抓住其束甲丝绦,生生将他从马上提起,掷于地上。
“绑了!”许褚声震四野。
曹军欢声雷动。
西凉阵中又冲出一将:“休得猖狂!梁兴来也!”
这次更快。许褚侧身避过来枪,反手一刀,连人带马,斩为两段。血雨喷溅,染红他半边铁甲,更添狰狞。
西凉军连折两将,阵脚微乱。韩遂脸色铁青,挥手间,剩余三将同时冲出。
“以多欺少,非好汉所为!”曹营中于禁怒喝,正要出马助阵,却见许褚已迎上前去。
刀光如电,血雾弥漫。不过片刻,三将皆落马而亡。许褚独骑立于阵前,浑身浴血,恍若修罗降世。
西凉十万大军,竟无一人敢再出战。
是夜,曹军大帐灯火通明。
“今日许将军连斩五将,大振军威,当记首功!”曹操举杯,众将纷纷向许褚敬酒。
许褚却不多言,只守在曹操帐外,滴酒不沾。
夜深宴散,曹操召许褚入帐:“仲康今日劳苦,可回帐休息。”
许褚拱手:“西凉军新败,恐有夜袭。褚当守此。”
曹操知其性情,不再多劝。
果然,三更时分,帐外突然杀声震天。西凉马超亲率精兵劫营,直扑中军大帐。
“曹贼受死!”马超白袍银甲,挺枪跃马,冲破外围防线。
许褚怒吼一声,挥刀迎上。刀枪相撞,火花四溅。二将斗在一处,三十合不分胜负。
混战中,一支流箭射中曹操座骑,马惊跃起,将曹操摔落在地。马超见状,舍了许褚,直取曹操。
危急时刻,许褚弃刀跃前,以身躯护住曹操。马超一枪刺来,穿透许褚肩甲,鲜血迸流。许褚却恍若未觉,反手抓住枪杆,猛力一拽,竟将马超拉下马来。
二人弃了兵器,扭打在地。许褚力大,将马超死死按住。西凉兵蜂拥而上,许褚背起曹操,单手挥刀,且战且退,直至夏侯渊引援军赶到。
此一战,许褚身被十余创,仍坚守曹操帐前,三日不曾合眼。马超闻之,叹曰:“真虎痴也!”自此,“虎痴”之名传遍天下。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魏王,建都邺城。
是年冬,曹操旧疾复发,卧床不起。许褚日夜守候门外,衣不解带。
一夜,曹操召许褚入内。
“仲康随我几年了?”病榻上,曹操轻声问。
“自初平三年至今,二十有六年矣。”许褚答。
曹操颔首:“这些年来,孤树敌无数,刺客不绝。若无仲康,孤早死多矣。”
许褚跪地:“护卫主公,褚之本分。”
曹操忽道:“孤若不在,汝当如何?”
许褚抬头,目光坚定:“褚当守陵终生,不负主公知遇之恩。”
曹操叹道:“痴儿!孤若不在,汝当辅佐世子,保大魏江山。”
许褚叩首不语。
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薨于洛阳。许褚恸哭至吐血,亲扶灵柩回邺,守陵三日不食。
曹丕继位后,封许褚为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总督中军禁兵。然许褚自此少言寡语,唯兢兢业业护卫宫廷。
黄初七年,曹丕病重,召许褚入宫托孤。
“父皇曾言,将军忠勇,天下无双。”曹丕气息微弱,“今朕将逝,太子年幼,朝局动荡。将军可能保大魏江山否?”
许褚伏地,老泪纵横:“臣虽老迈,此心不改。必竭残年,护大魏周全!”
曹丕崩,许褚果真辅佐曹睿,平定内外,直至暮年。
太和元年,许褚病逝于家中,终年五十八岁。临终唯有一求:葬于曹操陵侧。
曹睿感其忠义,追谥曰壮侯,命画其像于武帝庙庭,配享祭祀。
邺城百姓传言,许褚下葬那日,有人见一猛虎伏于陵前,三日不去。世人方信“虎痴”之名,岂是虚哉?
至今许褚墓前,常有游人凭吊。老人讲述当年渭水畔,虎将军独挡万军之雄姿,犹令听者热血沸腾,恍见那虎痴雄魄,震烁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