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军历史上,有着这么感人的一幕,一对新婚才3天的夫妻,丈夫就为了革命,参加到了红军队伍之中,临行时一句等我回来,就让他的妻子等了他70余年。然而,妻子不知道的是,她的丈夫,早已经牺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

池煜华(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她的名字叫做池煜华,1910年出生于江西的一户贫苦人家,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为了活下去,池煜华不得已将她送到几十公里外的李家做童养媳,那时候她十岁,她的丈夫李才莲也才7岁。
二人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青梅竹马,一路相伴成长。终于在八年后,两人到了适婚的年龄,这才正式举办了婚礼。
但,这个年代,正是最为动荡的年代,有军阀割据,有列强入侵,革命的星星之火,也在熊熊燃烧。
李才莲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早早地参加了革命工作,成为当地的“少共县委书记”,而就在与池煜华新婚三天之后,李才莲因为革命工作的变动,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新婚妻子。

池煜华与李才莲
池煜华虽然很不舍,但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在做一件大事情,作为妻子的她,应该给予丈夫最大的支持。
因此,池煜华帮丈夫收拾好了行李,目送着丈夫远去。
临行前,李才莲对着池煜华含情脉脉的说道“守好家,多识字,多为红军做事情。等我回来。”
看着逐渐远去的丈夫,池煜华的心中很伤心,但她并没有开口,而是牢记着丈夫的嘱咐,在老家做着支持红军革命的工作。
1933年,池煜华打听到自己的丈夫在宁都县,固执的池煜华第一次没有听丈夫的话,而是跨过百里,来到了宁都县,去寻自己的丈夫。
看着跋涉而来的池煜华,李才莲既心疼又感动,与妻子离别这么久,他又怎么会不想念妻子呢?但革命,是相当危险的,他又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妻子跟着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李才莲(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于是,李才莲强忍着心中的不舍,让自己的妻子,回到老家去。
然而,这一别,就是永远。
在1935年4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李才莲所在的部队,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山区之中,而在突围的时候,李才莲被警卫班的一个叛徒打了黑枪,牺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年仅22岁。
而她牺牲后,池煜华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但她并不相信,因为丈夫曾经说过,如果听到自己牺牲的消息,不要相信,这可能是敌人放出的假消息。
于是啊,池煜华就守在门口,一直等呀等,等的头发慢慢的变白了。

池煜华(取材网络,侵权必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池煜华第一时间跑到了兴国县城,想要寻找丈夫的消息,但得到的结果,都是还在寻找,她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又交给全国妇联。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池煜华的一种期盼。
1983年的时候,民政部查清,她的丈夫在1935年的时候,就已经牺牲了。给她发了一封烈士证,还给她发过来烈士抚恤金。
但池煜华却还是不相信,一直守在门口,等自己的丈夫回来。
直到2005年4月24日的时候,池煜华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丈夫来接她。
为池煜华与李才莲二人的感情点赞,一人为了家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人为了爱情的承诺,坚守70年,这是何其高尚的爱情故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