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首届国际友人白酒品饮大赛落幕 首批中国白酒国际评酒师诞生

在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的中国高品质美酒出口展现场,一场融合专业培训与文化交流的白酒品饮赛事引发关注,由展会

在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的中国高品质美酒出口展现场,一场融合专业培训与文化交流的白酒品饮赛事引发关注,由展会主办方科通国际展览公司与中国酒类国际教育中心白酒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品味中国・国际友人白酒品饮大赛” 正式落幕,来自 16 个国家的 42 名国际友人通过专业培训、香型鉴赏及盲品,共同见证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的重要突破—— 首批 “中国白酒国际评酒师” 资格证书正式向国际颁发。

借出海东风,搭建文化沟通桥梁

本次出口展的举办恰逢中国白酒出海的关键窗口期,中国十七大名酒携众多知名白酒企业悉数到场,足以说明行业对当下白酒出海拥有高度一致的认知。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白酒出口额在全球市场占比仍不足 3%,文化认知壁垒成为主要障碍。让国际友人从‘略知’到‘懂白酒’,是打破壁垒的核心路径。本次大赛正是响应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国际化战略,通过教育赋能推动白酒从“产品出海”向“文化出海”升级。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白酒进出口商分会酒文化教育首席专家、中国酒类国际教育中心白酒国际学院院长李雨思女士做了赛前培训,系统讲解了白酒的酿造工艺、香型分类及品鉴礼仪。从浓香酒的“泥窖老窖池发酵” 到茅台的 “坤沙工艺”,从清香型的清雅到酱香型的醇厚,专家通过实物展示与互动品鉴,拆解了中国白酒的 “风味密码”。

首次向国际友人颁发“中国酒文化大使” 证书和中国首个 “CAIE中国白酒国际评酒师”资格证书

现场特别设置了香型偏好调研,结果显示,42 名嘉宾中,有三分之二对浓香型白酒表现出更高接受度,“这种带着窖香、绵甜适口的口感,和我们常喝的威士忌有相似的醇厚感,但更添一丝粮食的香气”,来自波兰的友人丹尼斯在品尝山东温和酒厂提供的浓香“羵羊王”后直言;而在场的国内参展商与专业观众则更倾向于推崇酱香,“酱香白酒的丰富醇厚与优雅、从焦香到入口后的回甘,每一口都是时间沉淀的味道”,从事白酒行业 12 年的资深品鉴师张先生品尝了酱香代表贵州清酒、贵州黔河酒业的龙马升腾酒和宋代官窖酒后表达的观点,道出了国内消费者对以茅台为标杆的酱香型白酒的高度赞誉;清香代表汾阳王和米香代表海宴好客,以其清新和蜜香更受女士的喜爱。专家现场解读,浓香白酒因香气浓郁协调、口感柔和易接受,更符合国际消费者对烈酒的初始认知;而酱香白酒复杂的工艺与风味,需长期饮用习惯培养,因此在国内市场更受青睐。

嘉宾们需通过观色、闻香、品味,准确辨别白酒的香型。其中10 名优胜者被授予 “中国酒文化大使” 证书。更具行业意义的是, 3名参加过多场白酒课程的国际有人特别获颁中国首个“白酒国际评酒师”资格证书。据白酒国际学院院长李雨思介绍,该证书是专门针对国际友人研发的一套品鉴课程,认证标准融合了中国白酒专业体系与国际品鉴语言,填补了白酒国际评鉴资质的空白。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接国际市场的“专业通行证”。

教育先行,助力白酒全球“破圈”

本次赛事是中国白酒国际化从渠道拓展向标准输出的重要探索。建立产品文化与消费者的价值观连接,是打破酒类跨文化传播壁垒的关键。白酒国际学院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国际教育体系,正在培育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文化热情的“民间大使”。

展会现场,不少海外采购商对这一创新模式表示认可。来自法国的酒业经销商皮埃尔认为:“国际评酒师的诞生能为欧洲市场提供更权威的消费指引,尤其是针对四大主流香型白酒的专业解读,能帮助当地消费者更快建立认知。就像当年干邑依靠专业品鉴体系打开全球市场一样,中国白酒也需要结合不同市场的偏好定制推广策略。” 据主办方透露,后续将依托白酒国际学院的课程体系,针对 “一带一路” 沿线不同国家的口味偏好,设计差异化培训内容,让更多国际友人成为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