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国柚子Top10,不接受反驳

柚子早入了史书,《尚书》记“厥包橘柚锡贡”,三千年前就裹着青布,从楚地往中原送。那时先民摘它,得攥着枝桠晃,青黄果子砸在

柚子早入了史书,《尚书》记“厥包橘柚锡贡”,三千年前就裹着青布,从楚地往中原送。

那时先民摘它,得攥着枝桠晃,青黄果子砸在地上不碎,

皮硬得像老布鞋底,指甲抠出缝才撕得开,

一瓣瓣肉裹着白丝,甜里裹点酸,是荒年里能嚼出滋味的念想。

南方人家待它亲,过年堂屋准摆俩,叫“佑子”,盼着护家。

乡下媳妇把柚皮刮去白瓤,泡软了腌糖,嚼着脆甜;

汉子们往酒坛里塞柚瓣,封上泥,开春喝时满屋子香。

这果子耐活,挂树挨霜不烂,摘下来放仨月还甜,是穷年月里“能存住的甜”。

后来冷链车跑遍南北,超市货架堆得满当当。

可老辈人还爱找树上熟的,说霜打过的柚肉才透甜。

就像日子富了,过年摆柚子的规矩没丢,

和三千年前往中原送贡柚的先民一样,图的都是口实在的甜,份踏实的盼头。

今儿,跟诸位聊聊中国最好吃的柚子……

福鼎四季柚

产自福建福鼎,尤以“前岐镇”最盛。

2001年它被核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3年获原产地保护。

果皮黄绿如油,肉瓣若银梳,甜酸适度,富含硒、维C。

当地人管它叫“四季有”,谐音“四季佑”,

婚嫁时压箱底讨吉利,满月宴用柚叶做“红龟”糕分亲友,

立冬吃它解腻助消化,连中秋供月、醒酒治病都少不了它。

这果子有铜钱状印迹,是正宗标志。

老话说“常吃四季柚,健康又长寿”,它四季开花结果,挂果半年,吸足天地精华,

肉似白玉,咬一口脆嫩化渣,甜中带鲜,像把整个秋天含在嘴里。

从前岐镇到福鼎城,家家户户种柚、送柚、吃柚,摆柚碗、点柚灯、喝柚茶。

玉环柚

浙江玉环市特产,200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其名“文旦”源自闽地传说,

清光绪年间,楚门人从福建携回文旦种子,经百年嫁接选育成今日良种。

果形扁圆如月,橙黄表皮泛油光,单果重1.5-2.5公斤,

皮薄如蝉翼,掰开瞬间果香炸裂,肉嫩汁多似蜜,

甜中带微酸,脆而无渣,咬一口清甜直窜喉咙,像含了口玉环海边的风。

当地人管它叫“天然罐头”,耐存至来年春。

逢秋,玉环举城飘柚香,家家晒柚皮制蜜饯,巷尾飘着“柚香一个屋”的俚语。

1995年经济学家于光远尝后挥毫“中华第一柚”,生物学家谈家桢赞其“柚中之王”。

如今,它不仅是餐桌上的清口圣品,更成了玉环人的乡愁符号。

龙安柚

四川广安的“黄金果”,2008年12月31日戴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金帽子”。

它从清朝就扎根广安区龙安乡群策村,

唐延文家屋后那两株53年树龄的柚树,如今已长成万亩果园,

果肉粉红如蜜,脆嫩化渣,酸甜里带着点苦麻,

像极了川东人直爽又细腻的脾气,“巴适得板”!

这儿的柚子不单是水果,更是乡俗里的“吉祥物”。

每年11月龙安柚旅游文化节,

果农摘下金黄的果子,游客边吃边逛,柚香混着柴火味,热闹得像过年。

它还能“变”出花样:鲜吃解渴,榨汁清火,连皮都能腌成酱菜。

当地人说,这柚子“吃一口,记一年”。

通贤柚

2011年12月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锁定通贤镇、石鼓乡等六乡镇。

这柚子浑身是宝,

果皮淡黄如蜜蜡,果肉米白似凝脂,咬一口“咔嚓”脆响,

酸甜汁水在舌尖炸开,少核无核,放得再久也甜得清爽。

清乾隆年间,它因“贡橙”美名被送进紫禁城,如今仍是川中丘陵的“活化石”:

柑子湾那棵三百岁的老柚树,年年挂果如金铃,被乡亲唤作“柚仙树”,

传说孙猴子偷蟠桃时顺回的仙种,落地生根成了这方水土的魂。

这柚子耐储存,从前没冰箱的年月,冬日里剥开仍水灵灵的。

当地人最懂吃法:直接啃最痛快,或切片拌蜂蜜当茶点,酸甜解腻;

若做成果酱抹馍馍,那滋味“巴适得板”!

平和琯溪蜜柚

2002年便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是乾隆年间钦定的贡品。

清同治帝曾赐“西圃信记”印章与青龙旗,民间称其“皇旁柚”,

每至成熟季,果农便在柚皮烙下印记,仿佛把皇家气派都锁进了这金黄果肉里。

这柚子皮薄如纸,橙黄透亮,果肉脆嫩无籽,甜中带微酸,

咬一口汁水四溅,像把秋日的清冽都嚼碎了。

当地人最爱直接剥来吃,或做成蜜柚茶、蜜柚酒,连果皮都腌成咸菜,配粥下饭。

逢年过节,柚子堆成小山,哪家娃儿要是偷摘未熟的,

准得被大人念叨:“这可是皇帝都馋的宝贝!”

如今这“黄金果”还漂洋过海,成了东南亚餐桌上的常客,甜得人心尖直颤。

广西容县沙田柚

这柚子原是乾隆爷亲赐的“御果”,

清乾隆四十二年,容县沙田村夏纪纲献“羊额籽”于巡江南的皇帝,

乾隆尝后赞不绝口,见其产自沙田,便赐名“沙田柚”。

2004年,它被国家质监总局正式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了“广西三件宝”之首。

容县沙田柚生得“靓仔”:

葫芦形果身,金黄外皮似裹层蜜蜡,底端还有个“金钱底”,像枚古铜钱印在果底。

剥开皮,虾肉色果肉脆嫩化渣,蜜香直往鼻尖钻,甜得“齁嗓子”却让人停不下嘴。

耐贮藏是它的绝活,放上150天不坏,越放越甜,人称“天然罐头”。

容县人爱它,婚嫁送礼要摆柚,秋收时节满山金黄。

福建度尾文旦柚

产自莆田仙游度尾镇,2022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莆田首个“国字号”水果。

清代举人吴登青与莆仙戏名旦合作,二人合栽此柚,取“文”与“旦”字,故名“文旦柚”,

后以高压法育种传遍邻村。

1984年,某领导人视察时尝其无籽蜜柚,亲题“度尾无籽蜜柚”,自此名扬四海。

这柚子“柚嫩柚甜”得紧!

白肉品系淡黄如脂,红肉品系粉若朝霞,果肉细嫩化渣,甜酸比恰到好处,

咬一口汁水直飙,无籽少籽的爽利感。

果皮更是个宝,晒干可入药治咳喘,放屋角能当天然香薰。

当地人爱用它做蜂蜜柚子茶,或是直接剥皮啃肉,直呼“爽过吃蜜”!

梁平柚

2008年摘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金牌”。

清嘉庆元年,梁山人刁思卓任福建知县时,将福建文旦柚苗带回梁平,

与本地夔柚“联姻”,历经两百年孕育出这颗“蜜香炸弹”。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名柚之乡”,与广西沙田柚、福建文旦柚并称三大名柚。

这柚子皮薄光滑如橘,橙黄透亮,

单果重800到1500克,掰开瞬间,蜜香“嘭”地窜出来。

果肉淡黄脆嫩,纯甜无渣,维生素C含量高达111.7毫克/100毫升,一口咬下,果汁“滋儿”地溅开,

甜中带点麻香,巴适得板!

当地人把它玩出108种吃法,

柚子叶垫粉蒸肉,香得人直咂嘴;

柚壳装红薯肉蒸,清甜不腻;连未熟的青柚肉都能和醪糟熬成消暑汤,甜过初恋。

常山胡柚

浙江常山县特产,2003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9年再获农产品地理标志。

这“金果”源于青石镇澄潭村,传说有户人家因洪水得野果树,

三年后果子苦涩无人问津,直到冬日客人尝后赞其“微苦回甘”,方知是宝。

如今,“嫁女陪柚苗”的习俗仍在,寓意吉祥;

过年时胡柚摆上贡桌,求个“平安多福”的彩头,当地人管这叫“喜顺果”。

这柚子长得像小葫芦,金黄圆润,

果肉酸甜多汁,咬一口先微苦后回甘,像极了常山人“苦尽甘来”的脾性。

柚皮炒羊肉,羊膻味被柚香裹得严严实实;

蜂蜜柚茶要熬足一小时,甜中带点清苦,喝完连脾气都软和了;

冰糖炖胡柚则是冬日里的“暖胃神器”,挖一勺冲热水,寒气立马退散。

湖北宣恩贡水白柚

2011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在沙道沟、高罗、李家河三镇。

其名源于红军长征时,波洛河村江大爷用未熟柚子解红军将领饥渴,

对方感念百姓情谊,见柚生贡水河畔,便称“贡柚”,后渐成“贡水白柚”。

当地人嫁女必陪嫁柚苗,寓意“成双成对、共生共长”,

过年时摆柚子祭祖祈“金玉满堂”,游子归乡共尝柚子喻团圆。

这柚子形若倒卵圆,果皮黄白油胞细,

切开后汁胞脆嫩如碎玉,酸甜比恰到好处,少核无核,

咬下时汁水在舌尖炸开,清甜带两分酸、一丝花香,回味无苦麻。

当地人爱做蜂蜜柚子茶:削下薄皮去白瓤,切丝盐浸,与柚肉同熬至浓稠,

凉后拌蜂蜜,冲温水喝,暖胃又润燥。

你也剥开一只柚子吧。青黄的皮裂开缝,白丝缠着果肉,像从时间里剥出的活物。

三千年前那只贡柚,和今夕你掌心的这份甜,原是同一个魂。

富了穷了,霜打日晒,那点实在的甜始终在牙尖上站着。

老人们固执地寻树上熟的,因他们信,

有些东西冻不进冷链,

比如霜打后的透甜,比如踏实的盼头。

甜会变,盼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