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格局生变,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九号以7.3%的市场份额跻身行业第四,新日以3.1% 位列第六。从增速看,九号78.8%的同比增幅远超新日的 28.3%,这场新旧势力的较量,四大维度已给出答案。
市场份额与增长质量上差异明显。九号上半年销量 236 万台,新日约100万台。更关键的是结构性差异,九号在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占 35% 份额,超60万台销量;新日主打2500 元左右中低端车型,高端市场乏力。盈利端,九号上半年营收117.42亿元、净利润12.42亿元,均超去年全年,新日营收规模和利润率差距显著。
技术研发投入决定竞争力天花板。九号2024年研发费用8.26亿元,占营收 5.82%,累计专利5680项,自研智能车机、长续航等系统,与英伟达等合作自动驾驶技术。新日同期研发投入仅1.8亿元,占营收4.2%,虽推出智驾系统,但功能渗透率低,技术壁垒未形成。高端市场九号2024年出货量超250万台,新日未进主流阵营。
渠道布局与全球化能力拉开差距。九号线下门店达7600家,新日不足5000家。九号 “线上 + 线下 模式订单转化率18%,高于行业平均的12%。全球化方面,九号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销量增77%,印尼、泰国市场翻倍,马来西亚建供应链中心,全年出口预计80万台;新日出口占比不足5%,海外拓展滞后。
政策适应能力决定市场耐力。2025年9月新国标实施,九号95% 车型达标,新日仅 78%,部分车型面临库存压力。九号常州工厂产能扩至500万台,利用率超90%;新日产能约 300 万台,难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行业高端化、智能化趋势下,九号以技术研发和年轻化策略精准卡位,新日转型缓慢。从数据看,九号已实现对新日的超越。随着九号东南亚市场拓展和共享出行领域合作,其有望在 2026年冲击行业前三,新日若不加大技术和海外市场投入,差距或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