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CAA季前赛的一场对决中,旧金山大学遭遇了开局不利,最终以74-79的比分惜败于犹他州立大学。尽管球队输掉了比赛,但队中的中国前锋王俊杰的表现却极为抢眼。此役他以先发身份登场,获得了32分35秒的充足时间。在进攻端,王俊杰展现了积极的侵略性,全场13次出手命中6球,虽然三分线外手感不佳5次尝试均未命中,但他在罚球线上表现稳健,12次罚球命中了11球,最终砍下了23分,这一得分也刷新了他在NCAA生涯的单场新高。除此之外,他还贡献了4个篮板和1次抢断。从数据构成来看,王俊杰凭借出色的突破造杀伤能力弥补了外线投射的失准,在球队中扮演了重要的得分角色,其NCAA赛季的开局堪称强势。

王俊杰在首战中获得的大量出场时间(接近33分钟)并非偶然,这印证了教练组对他的高度信任。在此前WCC赛区的媒体开放日活动上,旧金山大学的教练仅带了三名球员出席,分别是0号核心后卫Ryan Beasley、5号核心锋线Yyone Riley,以及王俊杰。这一安排明确显示,在教练团队的战术蓝图里,王俊杰已被视为球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其地位与队内两位主要球星并列。外界对他的看好同样基于他所展现的强大潜力。据评估,年仅20岁的王俊杰在身体对抗上,面对那些曾被NBA淘汰、接近NBA水平的澳大利亚边缘球员时并不吃亏,并且还能展现出自身的技术优势。考虑到他此前并未有过职业联赛的经验,仅作为一名大学生球员便有如此表现,其上升空间值得期待。

然而,同场竞技的另一位中国球员赵维伦的处境则截然不同。在这场比赛中,赵维伦仅在替补时段获得了3分27秒的零星出场时间。在有限的机会里,他尝试了2次出手,且均来自三分线外,可惜无一命中。最终,他的数据单尴尬地停留在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和盖帽全为0的记录上。这种高期待与残酷现实的对比,使得外界将其NCAA的开局与杨瀚森在NBA的经历相提并论。赵维伦的努力程度毋庸置疑,但身高确实是他在高水平竞技中的明显短板。在NCAA D1乃至国际赛场这样充满天赋、强调身体对抗的环境中,身体条件往往是决定球员上限的关键因素。

赵维伦面临的身体条件制约,在国际赛场上有着清晰的参照。即便是如日本后卫河村勇辉,在尝试冲击NBA时也未能成功,最终被裁,甚至没有获得一个常规的末端替补名额。这似乎在说明,除非拥有艾弗森那样划时代的天赋与技术,否则后卫球员想要弥补身高上的劣势是极其困难的。目前,中国男篮的世界杯预选赛即将开打,国家队正处于用人之际。王俊杰在NCAA的强势起步和核心地位,与赵维伦在同队边缘化的明显反差,无疑给中国男篮主教练郭士强的选拔和排兵布阵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现有的人才储备中进行取舍,平衡即战力与身体天赋,这让郭士强所承受的压力陡然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