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细腻度才是判断和田玉品质的核心!90%的玉友都被忽悠了

各位玉友,今天跟大家聊个深度话题——和田玉的细腻度。说起这个,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样是和田玉,

各位玉友,今天跟大家聊个深度话题——和田玉的细腻度。

说起这个,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样是和田玉,为什么有的摸起来像羊脂一样温润,有的却粗糙得像普通石头?

这背后的秘密,就是今天要跟大家深度解析的——细腻度。

什么是和田玉的细腻度?

细腻度,简单说就是组成和田玉矿物颗粒的细小程度和结合的紧密程度。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相信大家都吃过年糕吧?如果制作年糕的水糯米粉磨得越细,蒸熟后的年糕就越粘糯,也越有弹性,质感也越诱人。

我们可以把和田玉中的透闪石矿物比作磨得极细的糯米粉,那么和田玉就是一块完美的年糕。

这个比喻是不是很形象?

从科学角度看细腻度的奥秘

从玉石学的角度来说,细腻度与玉石的结构密切相关。

和田玉内部透闪石颗粒的大小一般在0.01mm以下,优质和田玉中的透闪石矿物粒度大多以显微晶质和显微隐晶质的形态存在。

这些矿物微粒并不是大小均匀的颗粒,往往是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及隐晶状混合一体。

颗粒尺寸长在0.0046~0.0063mm之间、宽在0.0013~0.0036mm之间。

最细小的颗粒据科学家测定只有21×400纳米和70×210纳米!

极细的粒度、排列方向的多样性、充分的交织,呈现出来的就是和田玉独有的毛毡状结构。

这就像羊绒衫与羊毛衫的区别——羊绒纤维更细,所以手感更舒适。

细腻度的四大要素

要达到真正的"细腻",需要满足四个条件:

颗粒小- 这是基础

颗粒矿物质量好- 与产地特征有关

交织均匀- 结构要紧密

有一定的浑厚度- 不能太薄透

用"泡牛奶"理论理解细腻度

有玉友把细腻的玉比作"泡牛奶",这个比喻绝了!

冲一杯又浓又细滑又好喝的牛奶需要什么?颗粒要小,奶粉质量要好,搅拌要充分,还要有一定的浓度。

对应到和田玉上就是:

颗粒大→ 不易搅拌均匀,易起奶块疙瘩,显"结构"

颗粒矿物质量不高→ 如部分俄料,显呆气,无精打采

搅拌不充分→ "结构"太大

颗粒不够多→ 如青海料,就像奶粉不够的水,太淡

太浓而缺水→ 显"闷",显"团"(棉)

不同产地的细腻度表现

籽料

籽料的颗粒一般都比各种山料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籽料会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润度和手感的原因。

为什么用"羊脂"来描述顶级白玉籽料?就是因为羊脂极细腻,摸上去有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

俄料

部分典型俄料显呆气,无精打采,缺乏舒服的"细腻"感。但近些年很火的俄黑皮料,玉质确实很多都很细腻,而且产量相对大。

青海料

青海料就像奶粉不够的水,太淡。虽然打灯看结构很细,但交织度不够,细但是水透。

细腻度与温润感的关系

玩和田玉常说的细腻,简单说就是颗粒小、油脂感好。

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玉,温润感也高。

温润感是那种透与不透的光泽效果,给人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觉。

细腻度是润度的先决条件。

如果一个料子很细腻,那通常都不便宜!

"呆"与"润"的区别

我经常遇到玉友拿两块料子来比较:

虽然看起来左边的较白,但感觉呆呆的。

而右边的较细、"奶粉"质量较高,所以有润润的感觉。

这就是细腻度的差别造成的!

如何判断和田玉的细腻度?

看结构

很多玉友会把籽料结构大小误认为是细腻度,其实不对。

细腻度就是白玉里面颗粒的大小,与我们平时说的"结构"不是一回事。

手感体验

细腻度很好的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

有籽料比较细,油性会比较好,感觉上会略显嫩,腻感就是所谓的脂粉感。

就像刚出锅的汤圆,糯糯的,色泽会比较饱满。

关于颜色与细腻度的关系

业内有种说法:和田玉的颜色越青细度就越好,如果颜色偏灰或偏黄,这种籽料的品质就不特别好。

所以有"买青不买黄与灰"的说法。

但要注意,细度其实是没有底的,就像白度一样,细中还有更细的。

很多玉友会问:"这料的细度是不是顶级的?"

其实这问法不对,细腻度是不能用"顶级"来表述的。

我的实战经验分享

这些年接触过无数块料子,我发现:

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坚硬细密—— 这是判断和田玉好坏的最佳指标。

其中的"精光内蕴",很多山料都比不过籽料,这大概就是籽料的颗粒特质吧。

有些籽料虽然细腻度一般,但却有"精光内蕴"的特质,这是很多俄料无法匹敌的。

有些料子细腻度也不错,光泽在透与不透之间,有种舒服的温润感,正所谓"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这是籽料特有的品格。

避坑指南

常见误区

把结构当细腻度-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

认为看不到结构就是好- 很多青海料打侧光看不到结构,但交织发育不全

追求"顶级"细腻度- 细腻度没有绝对标准

如何挑选

玩和田玉,玩的就是玉的细腻、油润。如果不顾及这些,和田玉就和其他石头没有区别了。

细腻度是判断和田玉玉质最重要的指标,是古人"缜密以栗"的智慧写照。

记住这个道理:和田玉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细腻的重要特质,为其他闪石玉所不及。

最后我想说:

理解了细腻度,你就理解了和田玉品质的核心。

不管是新手还是老玩家,都应该把细腻度作为判断和田玉品质的第一标准。

毕竟,一块真正好的和田玉,应该像羊脂一样细腻温润,而不是粗糙如石。

各位玉友,你们在挑选和田玉的时候,会特别关注细腻度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验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