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植物花卉园迎来了一批充满朝气的小探索者——来自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星辰南社区的青少年,他们在秋意浸染的花海与葱郁的林木间,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自然科学课。

与传统的教室授课不同,本次研学活动将课堂搬进了大自然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穿梭于牡丹园、杜鹃园、温室花园等特色园区。“大家看,这株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锯齿状的?”“这朵花的结构是如何吸引昆虫为它传粉的?”面对导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俯身观察,认真记录,时而凝神思考,时而热烈讨论。在郁金香花田,孩子们不仅辨识了不同品种的花色与形态,还通过导师的讲解,了解了球根植物的生长奥秘与从荷兰到苏州的“花卉丝绸之路”;在药用植物区,一株株看似平常的植物,被揭开了作为中草药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惊叹于中华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在书本上学过光合作用,但今天亲眼看到不同植物在阳光下的状态,亲手触摸了它们的叶片,这个知识点一下子就变得特别清晰、好玩了!”五年级学生李梓涵兴奋地展示着她的研学笔记,上面画满了各种植物的形态并标注了特性。 在“植物标本馆”参观区域,孩子们了解了生物进化的顺序,看到了植物界中的古绿藻等原始藻类,是如何经过漫长的时光洗礼,逐步进化演变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


植物的多样性展示区,首先通过板块展示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标本,它所呈现的是一个植物形态与物种的多样性与变异性,在植物学中对这些植物形态的相关术语也有较为规范的运用。 “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通过亲身体验,将‘知识’转化为‘认知’。”活动策划负责人惠老师表示,“当他们亲眼看到这些生物标本时,他们对‘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的理解,远比背诵课本上的定义要深刻得多。” 一天的研学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孩子们收获满满踏上归途,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本次研学活动是2025年度胜浦街道党建为民服务星辰南社区“校外课堂项目”组织的一场校外研学活动。本次活动激发了孩子们主动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热爱自然、尊重科学、保护环境的种子。”
